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到圓山忠烈祠拜什麼

台灣史
【摘要2016.6.1.蘋果】蔡英文總統日前率副總統陳建仁、五院院長到忠烈祠,向國父暨忠烈殉職人員致祭。新政府上任依慣例走一趟圓山忠烈祠是尊重,裡面行禮如儀的、外面抗議的、看報導關心的,是否了解圓山忠烈祠歷史背景及由來?
日治時期台灣各地都有神社,戰後大部分改成忠烈祠,例如台北圓山忠烈祠的前身就是台灣護國神社,籌劃於昭和15年(1940年),當初由官方出20萬圓、民間捐贈20萬圓於昭和17年落成完工,原本奉祀主神包括來台參加乙未戰爭的近衛師團陸軍少將「山根信成」1896年在台北芝山岩附近遭殺害的6位日本籍小學老師「六氏先生」、高砂族出身巡查「田島三郎」,及其他例如霧社事件喪生的日本人或二戰時的台籍日本兵等。 
戰後初期台灣護國神社就被改為省級的忠烈祠,原本神社鳥居用木板包覆改成中華牌樓外觀,但後來牌樓內部嚴重遭白蟻侵襲有倒塌危險,又因外賓到此地祭拜也常訝異為何我國忠烈祠是日本神社樣貌,所以1965年開始改建,1969年完工成今日之外貌。 
戰後神社改為忠烈祠,祭祀對象當然隨而改之,1978年國防部又公布「國民革命忠烈祠入祀辦法」,得入祀者除了國民革命各次起義、討袁、護法、東征、北伐、剿匪、討逆、抗戰及戡亂等各次戰役陣亡或殉職烈士得入祀,而同年總統蔣中正又批示應將日治時期台灣抗日烈士加以納入;
另外桃園忠烈祠,在本殿內置放劉永福、丘逢甲遺像,所以有奮戰的烈士、也有乙未戰爭逃跑的烈士等人皆列名。 
不過俗語說請神容易送神難,從戰後到1965年圓山忠烈祠除了牌樓內還包著日本時代的鳥居,其他大致保持原貌,除掉那些不再被祭祀的日本英靈,加入曾被日本人關入台北北警署的蔣渭水、賽德克巴萊主角莫那魯道等抗日英雄,至於被排除之後徘徊原地不知何去何從的原祀者,與後來入祀的兩派英靈在那漂浮虛幻的空間,是否延續歷史的恩怨繼續鬥爭,還是和平相處?
陽世的人在這神聖之地爭吵未休,獨派人士抗議「拒絕台灣中國化、不拜流亡忠烈祠」,藍營人士觀察小英有沒有唱國歌、念祭文,在雙方爭吵之餘,已經沒有人注意是否還有不屬於統獨,可是被捲入個人無法抗拒的歷史漩渦後被人遺忘的英靈。這些不同身世、可是曾被供奉在相同地點,不同時代歷史產生的英靈幽魂故事未被了解,也難怪後世台灣人代代糾結卻不明所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