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啟迪
Bach Brandenburg Concerto No 1
【摘要2016.6.12.蘋果】新樂國小是一所「六班學校」,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同時,也是所謂的「偏鄉學校」;而李崑玉則是新樂國小的學務組長兼體育老師,因為學校小,每一個老師都身兼多職,所以他同時也是新樂國小射箭隊的校內指導老師。射箭教練隔週才會來一次,而剩下的時間,就是李老師要擔負起射箭隊的練習。
近幾年,新樂國小開始給孩子各式各樣的課程,希望讓部落的孩子能夠多點不一樣的刺激,而每多一種課程,校外教練不能來的日子,校內老師就要肩負起延續課程的責任;但是李組長卻不喊累,來到新樂國小二十幾年,這種辦學的新嘗試,讓他在孩子身上看見不一樣的化學作用。
「我就覺得這些活動,有時候,可以提供他們一個成功的經驗。」李組長說很多孩子無法在學業上找到成就感,而學校提供的這些各式各樣的活動,就可以成為他們成就感的來源,讓孩子慢慢的找到自信。
部落的孩子不怕考試,因為回家爸媽不會問、也不會管;在偏鄉的學校,通常除了把孩子帶好,如何讓家庭也參與孩子的教育、重視教育,才是根本的問題。家庭缺乏教育功能,是孩子們普遍的狀況,於是學校就得多替孩子們想一點,不僅學業要加強,還希望能讓孩子多接觸不同的事物,補足那些家庭無法給的,但這兩端的平衡點,第一線的偏鄉老師每天都在拉扯。
隔代教養家庭的苦衷—先顧肚子溫飽,那孩子的家庭教育呢?
新樂國小小學四年級的璦玲搭車,準備回家做飯;璦玲家是標準的隔代教養家庭,爸媽離婚了,璦玲與曾祖母、哥哥一同生活。小小年紀的她,絲毫不怕鍋子裡的熱油,即使是簡單的麻糬餅,祖孫兩人也吃得津津有味;先生十年前過世之後,蘇玉鳳獨自帶大了璦玲與哥哥,因為老人年金不夠用,她平常就以撿拾回收來貼補家用。
曾祖母光是要養活兩個孩子,就已經精疲力盡,她沒有多餘的力氣再去看顧兩兄妹的功課,璦玲很多時候,只能靠自己。每天早上六點搭車上學,雖然在家裡沒有爸爸媽媽督促璦玲寫作業、唸書,但她也沒有荒廢學業,在學校的她成績很好,家裡的牆上,也貼著滿滿的獎狀,目前還是學校射箭隊的成員;璦玲把自己和曾祖母還有哥哥照顧得很好,但是在她的心理,最希望的還是爸爸能回來一起住。
像這樣隔代教養的情況,在部落裡不是少數,但像璦玲這樣能讓學校、生活都兼顧的卻是特例;隔代教養而使得家庭缺乏教育功能,於是教育的責任,只能由學校默默的一肩擔起。
新樂國小是一百多人的小學校,主要是泰雅族的學生,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雖然人少但充滿活力;除了和一般小學一樣的學科課程外,他們還有射箭課、跆拳道課、舞蹈課,甚至是攝影課。
「都市的孩子,他學習的才藝,或著是說給予的資源是非常多的,相對的我們這個鄉下地方,那學校就成為一個唯一的能夠給予孩子才藝學習的地方。」想要補足與平地孩子的落差,除了學業要比別人更努力,更重要的是還要補足對各種事物的摸索機會,在部落沒有才藝班,沒關係,學校,就是他們的才藝班。
讓孩子找到自信,當部落孩子自信了,部落裡的家長對於教育,也才會有不同的想法;原本可能只想讓孩子讀到國中畢業,但當家長發現孩子有其他的發揮空間,讓孩子好好升學的意願也就會提高;讓家長看到孩子的潛能,就是校長最希望做到的事,他用教育告訴下一代,孩子,其實你能靠自己走出不一樣的路。
台灣之光 台新銳刺青師 奪世界冠軍【摘要2016.6.12.蘋果】台灣新銳刺青師梁凱皓,上月參加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國際刺青展,以夢境出現鳳凰、玄武為主題的手臂刺青「無我夢中」及正面像般若鬼頭,顛倒像不倒翁的全背大圖「般若與不倒翁」2件作品,打敗全世界200多名刺青師,一舉奪下背部大圖組冠軍及東方風格組冠、亞軍等3項大獎,是該項大賽舉辦11年來,最年輕也是一次獲最多獎項的台灣刺青師。
梁凱皓(25歲)說,從小喜歡畫畫,高中學設計,大學念視覺傳達及藝術傳播,念大學時看到新竹知名刺青師KIM的作品被深深感動,立志成為刺青師,約4年半前先到刺青店打工當學徒,從沒有任何薪水的打雜學徒幹起、2個月後升到月薪3000元,逐漸摸索、學習。
梁凱皓說,父親是中華電信員工,母親家管,姊姊台大畢業,起初家人很反對,他為堅持夢想2年沒回家,直到2年前生病住院,家人探望溝通後漸漸接受,到現在完全支持,如今也如願在台中開一家「黷」刺青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