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10.14.蘋果 張鐵志】今年全球最紅的小鎮之一,不是什麼迷人的風景,而是在美國阿拉巴馬州一個如狗屎般的小鎮,起碼它被人們所熟悉的名字就叫S-town,意指Shit
town(「屎鎮」)。
2012年,美國公共廣播電台節目「This
American Life(這個美國生活)」接到一封電郵,希望他們去調查他的小鎮上一樁神祕謀殺案,寫信者自稱他居住的地方是「屎鎮」(正式地名是Woodstock,但不是舉辦過著名音樂節的那個Woodstock)。
主持人帶著好奇前往,進行調查與訪談,最後製作了一個podcast節目「S-Town」。這個節目不僅提供了一個說故事的新方式、一個懸疑劇的迷人敘事,且讓聽眾聽到小鎮人們的不同聲音、進入他們的生活紋理。節目至今被下載1600萬次,成為被熱列討論的現象。
等等,什麼是podcast?podcast這個字的來源就是「iPod」加上「broadcast」(廣播),其實一般指的是非音樂內容的可下載音檔。這個媒介形式起源大致是2004年,一開始主要是傳統廣播節目轉成音檔,讓人可以下載隨時聽,而不用受電台固定時間限制。
然後許多媒體從《紐約時報》、《經濟學人》到各種媒體,都開始特別製作podcast,有的是類似讀報般有專人朗讀自己媒體上的文章,有的是有主持人專門訪談,以《紐約時報》來說,從政治版到書評版都有自己的節目。
如今,有更多不同形式的podcast,包括如傳統廣播劇般的聲音劇場,或者像S-town是非虛構的調查報導故事,《紐約客》則是邀請知名小說家朗讀他們喜歡的小說家作品(魯西迪朗讀了卡爾維諾)。當然,只要你可以錄音,就可以自己做任何節目上傳到平台,現在英美許多意見領袖都有自己的節目。
podcast已經成為全世界最重要的一種媒介形式,因為它製作成本相對低,對閱聽人來說又比看文字或影像更方便。根據美國的《尼曼報告》,美國每月有6700萬收聽者,比前一年的5700萬增加了21%。商業模式也越來越成熟,在英美大部分是靠廣告贊助,很少是訂閱付費,預估podcast的廣告收入在今年底會達到2億2000萬美元,十分可觀。
我自己是超過10年的收聽者,從以前在紐約讀書時利用走路或坐地鐵時間,到回台灣後走路或坐捷運,到現在開車,這些瑣碎片段收聽國外podcast成為我吸收國際政治、出版到搖滾樂資訊與知識的主要來源。
可惜podcast並沒有約定俗成的中文翻譯。在10年前左右,中國有人開始嘗試這個形式,並翻譯成「播客」(相對於blog為博客),到了這幾年,他們把這種音檔形式直接稱呼為「音頻」,並發展出自己的生態系統,不同公司有自己的App,其中有不同人主持節目。如「得到」等App甚至成為所謂知識經濟的重要推手。
在台灣,一直以來沒有收聽與製作podcast的風氣。但諷刺的是,部分廣播電台在近來出現經營困難的問題,畢竟聽廣播的人少了很多。但其實大家看電視都越來越喜歡看VOD(隨選電影),為何廣播就不讓聽眾可以下載節目隨時來聽呢?
最近這一年,是有越來越多平面或網路媒體嘗試製作podcast,我自己也在今年初和《數位時代》做了一個節目叫「BNB
Air」,每兩周介紹一本以科技和社會文化為主題的書,第一集在iTunes上獲得台灣下載第一名。
許多人認為台灣沒有podcast風氣,很難做,但是我比較相信是因為還有許多人不知道這個媒介的美好。與其開車聽固定時間的廣播,或者在捷運上聽音樂或看劇,為何不利用這短暫時間透過podcast收聽可以自己選擇的知識、故事或深度訪談?現在你可以聽許多國外好節目,希望很快地耳朵裡會傳來更多的「台灣好聲音」、好內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