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9.14.蘋果
鄭國威】關於台灣人理盲濫情、熱愛互鬥等批評,不管你是否同意,想必聽得也夠多了。然而我們也常「覺得」某些人說話斯文、儀容端正、時常引用國際趨勢跟名人嘉言,就認為他們很理性。這樣的認知其實都是對理性的誤解。但理性到底是什麼?我們該如何學會理性?在此我介紹兩本書做為切入點。
第一本書是應用心理學及認知科學家斯坦諾維奇(Keith
Stanovich)的《理性與反省心智》(Rationality and
the Reflective Mind) 。或許很多人現在已經聽過人的思維可以分成兩個系統:
偏向直覺的「系統1」,與偏向理智的「系統2」,這樣的雙系統理論其實最初就來自斯坦諾維奇,後來才啟發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以及他的著作《快思慢想》。
簡單來說,可以想像一下我們的大腦裡同時存在《辛普森家庭》裡的荷馬跟《星際迷航記》的史巴克,這兩種系統——或後來斯坦諾維奇改稱的「程序1」與「程序2」,主要的差別在於使用的認知資源。程序1(荷馬)挪用的認知資源少,反應快,無法控制,總是在編故事。
程序2(史巴克)用的認知資源很多,能夠審慎做出邏輯分析,可以介入程序1,但因為花的資源太多,所以大部分的時候還是讓荷馬帶著自己走捷徑,這也就是我們很容易陷入認知偏誤的原因。
當我們知道自己思維的運作機制,才能懂得自我監控,利用反省心智避開那些要我們把控制權交出來的引誘,包括對自己的過度自信、對權威跟群體的崇拜,以及對超自然及偽科學的信仰。
第二本書是神經科學家巴瑞特
(Lisa Feldman Barrett) 的《情緒如何形成:大腦的秘密生活》(How
Emotions Are Made: The Secret Life of the Brain),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先看她的
TED 演講。你可能覺得自己是個容易焦慮的人,或是一個樂天派,但這些標籤其實都隱藏了情緒的真相,把情緒描述成天生的、不可控制的、被觸發的,但她根據25年的研究,給情緒下了顛覆性的定義:
情緒,是一種根據過去經驗跟知識提出的一種預測,是每個人針對環境跟生理反應編出來的故事,我們其實對自己的情緒有高度的掌控能力,而若能加以訓練,就能更加理性。
巴瑞特也提出兩個讓我們更能掌控情緒的方式。一個就是用更細膩的形容詞來表達感知到的情緒,包括他人的跟自己的,像是開始把「感覺不錯」改成「著迷」、「排憂解鬱」、「很有啟發」等等,或把「覺得糟透了」改成「讓人洩氣」、「不被鼓勵」、「氣餒」等等,當我們能利用的情緒形容詞越豐富,就越能掌握情緒。
另一個方式則是重新分類自己的情緒,例如當自己冒汗、發抖的時候,不讓自己掉入焦慮,而是跟自己說「我很興奮、非常期待」,因為比起不存在的情緒迴路,我們掌握解釋權。
人工智慧正在取代許多重複性的認知工作,但由於決策還是掌握在人類手裡,人工智慧極有可能成為天然愚蠢的放大器,因此我們比任何時代的人類都該更重視理性,否則隨著人類掌握的工具更加強大,我們犯下的錯誤也會更加不堪。既然理性是可以習得,情緒是可以掌控的,如果你覺得台灣社會不夠理性,那自認理性的你或許不該只是抱怨,就讓我們一起把學習理性的方法推廣出去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