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9.15.自由◎ 王商益】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為台灣民眾慶祝中秋節的時間,而在苗栗後龍有一群很特別的人,他們不慶祝中秋節,而是由部落族人共同舉辦已傳承千百年的傳統祭儀「道卡斯族牽田祭」。
傳統道卡斯族牽田祭是族人在農作收穫後,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及八月十五日舉行,前者稱為「旗頭」,後者為「旗尾」,各舉行三天。在祭典舉行前,長老會召集年輕族人進行Mata麻達賽跑,路線從位於苗栗造橋的道卡斯族祖靈湖「大潭」跑回部落,麻達冠軍者被視為家族榮耀,且能戴上鹿角帽。
在牽田儀式開始之前,三名舉旗手與年輕族人會用敲鑼的方式挨家挨戶通知部落族人,祭典即將開始,當黑夜來臨,部落耆老和頭人會準備鹿肉、酒、飯糰進行傳統Patai巴代祭祖,部落頭人會帶領大家用母語唸祭詞,內容大約是祈求祖靈保佑族人平安健康且來年農作豐收,儀式過程肅穆莊嚴,非族人皆不可以靠近觀看。
接著部落族人就會牽手圍成圓圈,開始吟唱傳統祭歌,同時舉旗手會把高度接近三丈六的祭旗揹在背上,藉由「舉旗」的方式,迎接祖靈回部落。
道卡斯族傳統大旗象徵部落全體族人的平安,對道卡斯族人具有神聖的意涵,因此「舉旗手」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必須是符合結過婚且家中沒有喪事等條件的男性才能擔當,且在祭典進行時需要兩位護旗手從旁協助平衡,倘若在舉旗過程中旗子倒了,將可能為部落帶來不幸。
台灣原住民的傳統祭儀,延續傳承其祖先千百年文化知識的集結,祭儀的過程更與族群文化價值觀密不可分,許多族群的祭典儀式本應是隨著農作物的生長及收穫時間而舉行,但隨著時代演進,儀式被迫簡化進行,更受到主流節日文化的沖刷,傳統祭儀的重要性逐漸被淡忘,國家應更重視台灣島嶼的無形文化資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