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7日 星期六

學習論辯、說服,別再「作文」了


【摘要2018.7.4.蘋果 楊照】受教育的孩子應該知道的一件事是,未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最普遍需要的能力,基本上你都不會在台灣正常的學校教育中得到,沒有人會教你。例如說,如何將自己所認定的是非,有效地傳達給別人,說服別人同意你。作為社會的一份子,和別人互動溝通,這項能力夠基本夠普遍有用,因而也就夠重要了吧?
然而,學校裡有什麼課堂用什麼方式關注過這項能力,要教小孩如何提升這項能力了嗎?考試領導教學,從考試的科目和評分方式很容易可以看得出來教育實況。 
剛結束不久的國中教育會考中,每個應試的學生都要考作文,但我們的作文考的,就真的是「作文」,不是形成思想、表達思想、並努力試圖說服別人接受你的思想,而是一套固定運用文字的模式,對這套模式愈熟練,用了愈複雜的句法,愈多的成語,就能得到愈高的分數。 
這樣的考法要求學生寫的,是特別針對評審老師為讀者的文章。專門是為了要符合評審老師所運用的那套標準而寫的,評審老師給了再高分的文章,都不會吸引評審老師以外的讀者。
更糟的是,往往得分愈高的文章,離開了這個評審系統,就愈是沒有意義。道理很簡單,寫文章的人心裡沒有一般的「讀者」,沒有真心真情想要將寫出來的內容傳達給誰,說服誰,感動誰。
對照我們考作文的方式,法國大考的哲學考題就顯得如此突出。每一個考題都像是辯論賽中會出現的,意謂著正面可以成立,反面也可以成立。學生必須先形成判斷,決定自己要站在正面還是反面,先說服自己為什麼正面比反面有道理,或反面比正面有道理,然後再找到方法將道理表達出來
換句話說,回答這種問題,必定要進入一種論辯的態度中,你知道你要有立場,而且你知道你要宣揚你的立場,讓人家相信你的立場是對的,至少是比較好的。回答這種問題的心理狀態,卻遠比我們的「作文」要來得實際千百倍。
在未來的人生中,你會遇到多少次人家願意耐心地聽你看你空洞地鋪陳語言文字?除非你當了大官的幕僚,需要常常寫致辭稿,「作文」的本事才用得上!換一個角度看,從現在到未來的人生中,你每天都會遇到需要選擇,需要告訴人家你的選擇,期待別人支持、協助或來合作完成你的選擇的情況
說服如此重要,學校卻不曾花任何一點時間好好教,也就難怪這個社會充滿了各種不理性的語言或文字反應了。沒有能力說明自己認為是對的事,也沒有能力批評反駁自己認為是錯的事,就只能訴諸簡單的發洩,也就不會有任何影響、改變的效果。這個社會上多少時間精力就浪費在堆積這種無聊無效的發洩上? 
說服、講道理能教嗎?當然能。說服、講道理本身有其原則、有其道理,不會比教數學或物理的道理難,至少一定比教「作文」容易。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寫過一本叫做《如何總是站在對的一邊》的書,書中就羅列了38種不同呈現自我立場的論辯方式。就從一一介紹、演練早就整理好的38種說服策略開始,能有多難?


1 則留言:

  1.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寫過一本叫做《如何總是站在對的一邊》的書
    找了很久,找不到这本书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