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8日 星期三

預知川普的外交政策


【摘奧2017.7.16.蘋果 吳惠林】川普執政美國已逾500天,其「商人性格」是有展現,但「見利忘義」卻未得見,而其「反共」主軸和繼承雷根講求「公平貿易」則表現得異常堅定。在對中國政策上,依循彼得.那瓦羅(Peter Navarro)等鷹派路線也一直未變。
我們知道,川普之所以能勝選,是其「美國優先」、製造業回流、創造就業等等打動美國人的心弦。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富含「世界主義」(cosmopolitanism)色彩的國際戰略政策,以犧牲一般民眾為代價,富足了領導圈內人士的同時,卻傷害到美國中產階級和勞工階級。而川普的當選,正是反映美國民眾的不滿。順應這些民怨,川普也陸續提出一些政策,究竟川普會再提出哪些有利於美國普羅大眾的明智健全政策? 
出身哈佛大學的丹尼爾密斯(Daniel Mills)與史蒂芬羅斯菲爾德(Steven Rosefielde)在川普就任總統前共同著作的《狂妄而務實,川普要什麼》(The Trump Phenomenon and The Future of US Foreign Policy)可供參考。作者強烈批判二次世界大戰後,包括歐巴馬在內的歷任美國總統的失敗外交政策,而寄望強調「美國第一」的川普能根本上改弦易轍,建立真正對美國,特別是中產與勞工階級有利的政策 
他們幾乎全盤否定了歐巴馬政府的外交思維及政策,認為美國在二次大戰後以「世界主義」為基礎的外交政策富足了少數菁英階層,卻傷害了美國中產階級與勞工階級。他們於是提出了「民主國族主義」( democratic nationalism )理念。 
其內涵是:美國是個大家庭,不該為了外國人士或美國體制內少數人的利益,而忽略家庭成員的需求。在具體政策面上,他們認為美國應該採取10項作為:
一是接受多極世界的現實,停止透過全球化、自由化、無限制移民、虛假民主化與西方法治,來強制灌輸美國霸權。
二是制定外交政策應以國內人民的福祉最大化為原則。
三是與俄羅斯走向「冷和」(cold peace ),而非冷戰。 
四是遏制伊朗的野心,削弱其勢力。
五是接受中東地區重組國界。
六是圍堵中國,限縮對手並確保與全球關鍵地區的連接。
七是加強與日本關係,幫助遏制中國。
八是加強與印度關係,幫助遏制中國。
九是允許歐盟朝任何可行方向發展,包括崩解。
十是調整美國貿易政策,維持或重建高薪資的商品製造業。
迄今,川普幾乎背離了美國過去幾十年的一貫立場,他宣布美國退出取代京都議定書的《巴黎協定》、TPP、伊朗核協議等等。川普顯然認為須回歸美國利益第一的根本原則,充分反映出該書所強調的,過去對國際社會的承諾及付出的受益者是外國,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也就是揚棄了行之多年的世界主義。川普毫不掩飾對國際現實及美國外交政策的不滿與憤怒,但到目前為止,尚無有效的策略與行動,整個局勢並未改變。
由於該書作者與川普在基本立場上相同,而迄今川普也採取該書建議的一些政策,我們或可參酌該書來得知川普的外交政策。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得厚植自己的實力,就台灣而言,即使被當成「棋子」,也得是一顆有大用的棋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