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光
【摘要10.27.2012蘋果】台中的木器工廠小開林殿威,幼時想學小提琴不成,長大後,有生化碩士頭銜的他決定轉行自學製琴,靠持續「學中做、做中學」,他花了8個多月,做出一把名為「台灣」的小提琴,拿下有製琴界奧林匹克美譽的史特拉瓦底里國際製琴大賽亞洲首獎,獲國際肯定後,他的手製琴飆升至一把40萬。
Janine Jansen -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 64
林殿威跟小提琴毫無淵源,唯一能牽得上線的是家中經營木器工廠,從小在木頭味和木工機具聲音中長大。他說:「小時候很想學小提琴,但因學費太貴作罷,一直想親手做出和家學木工相關的樂器。」
7年前他意外買到《How to make a violin》(如何製作小提琴)一書,在自家車庫依圖索驥做出生平第一把小提琴,就迷上了做小提琴,每天下班後都直奔車庫看書、做琴。 4年前一名擅拉提琴的友人來訪,試遍他製作的琴發現精巧度不輸市售品,他以10萬元賣出第一把琴,其後陸續賣出20多把。
林殿威說,小提琴有7、80個配件,如曲度、弧度、厚度差一點分毫都會影響到音色,多年來一直不斷看書與實作,光試驗花費掉的木料逾百萬。
林威殿說,手工製琴源起於500年前的義大利克里蒙那地區,現是國際知名製琴重鎮,37年前創辦每3年一次的史特瓦里底里國際製琴大賽。林殿威今年初開始準備參賽,欲藉國際比賽證明實力。林殿威花4個月做好琴身,並捨棄較速成、好處理的酒精漆,改用不易質變的油性漆,光等漆乾就等了4個月,上月寄出作品,一舉奪下大賽全球第6、亞洲第1的評分。
他希望藉此將其工作室所在的太平區發展為製琴師聚落,提升台灣觀光能見度及效益,創造年輕人就業機會。
養殖戶曾界崇 天作之蛤藻生華【摘要10.27.2012蘋果】放眼望去,一格一格如棋盤的魚塭景色,看來有些單調,但住在這裡,靠著養殖漁業討生活的曾界崇有個遠大的夢想,他將瀕臨絕種的野生馬蹄蛤以人工方式養殖,經三年失敗,逐漸提升存活率並穩定產量,為台灣水產帶來新契機,這讓他獲民國九十六年農委會神農獎,他更期望將來馬蹄蛤能成為家喻戶曉的美味食材。
「其實各行各業都是一樣,凡事起頭難,早期研發馬蹄蛤的時候,畢竟是新的東西,沒有別人失敗經驗或是成功模範可以讓我學習,所以一切都要自己摸索,從失敗中記取教訓。」生性樂觀的曾大哥原本養了三、四十年的鰻魚、烏魚,但因鰻魚魚苗價格不穩又有超抽地下水的問題,一輩子就只懂養殖的他,開始轉養文蛤。
之後卻發現文蛤體型小,產值不高,連賺工資都有困難,便開始研究在河川出海口意外發現的紅樹蜆,這瀕臨絕種的野生大貝,形狀類似馬蹄,所以又稱為「馬蹄蛤」,因之前無任何養馬蹄蛤的文獻與經驗,只能利用父親傳承給他的魚苗養殖技術,將馬蹄蛤帶回魚塭中養殖,試圖找出適合的泥土、餌料和水質。
馬蹄蛤生長在雲嘉南沿海的出海口,吃的是海水中的海藻,所以曾大哥從鄰近自家魚塭的台灣海峽,引入海水到池中,調和淡水讓魚塭的鹽度降低到比海水稍淡的千分之二,這是適合馬蹄蛤生長的鹽度,也是他不斷在失敗中摸索出的數字。
海水裡有海藻可當餌料,若海水的海藻濃度太低,就放入養鰻的飼料鰻魚粉,經過自然發酵與光合作用,就能形成大量的海藻;然而,要放多少鰻魚粉也得細細斟酌,因為萬一海藻太多,可是會令馬蹄蛤窒息而亡。
為了讓養殖馬蹄蛤的環境更接近自然,他開著小貨車從雲林口湖鄉到雲嘉南沿海,來來回回跑數十趟,運了一百棵的水筆仔,一棵棵種在池中,期望這精心模擬的自然生態,能養出多汁鮮美的貝肉。
一般文蛤只要二十個月即可收成,這種體型碩大的馬蹄蛤卻要養六年,投入的心血與承擔的風險自然也較大。他回憶著說:「早期幫人做保,信用破產,要研發馬蹄蛤也沒地方舉債,父親那時患了漸凍人這種絕症,小孩教育又要花錢,存款幾乎都是麻辣斯(minus,負數),都要仰賴我太太回娘家借錢,是真的很辛苦啦!」
他也告訴我們,魚塭走道窄,海風又很大,清晨精神恍惚,巡視魚塭時常絆到石頭、藤蔓,不小心就會跌到水裡,到現在一周還經常跌個兩、三次,夏天還好,冬天可是會凍到骨頭裡;而經歷了三年失敗,馬蹄蛤的存活率才逐漸提升,到現在終於可以穩定量產。
即使繁殖穩定了,曾大哥現在每天都要到魚塭,用燒杯撈魚塭中的海水來觀察海藻的濃度,太高太低都不利生長。因為要維持水質很難,所以十三年來,他沒放過一天假,只要一天沒顧好,整批馬蹄蛤就可能報銷,這代價可是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的心血和收入。
近幾年他開始成立產銷班,傳承養殖馬蹄蛤的經驗,雖然現在產量有逐漸提升,但還是無法供應到一般超市和傳統市場,目前只在辦桌和觀光漁港才能發現牠的蹤影。很有研究精神的曾大哥最近又發現,一池魚塭裡不能單純只養馬蹄蛤一種類,要和赤嘴蛤、文蛤以3:1:1的比例放入魚塭裡養最好,他得趕緊將這新訊息告知給其他產銷班的同學,心裡期望著不久的將來,能和更多人分享甜美多汁、鮮味十足的馬蹄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