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5日 星期日

福島核災當前真相


【摘要2018.11.21.蘋果 河合弘之】台灣是亞洲廢核廣大民眾的希望之星,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的入法及政策制定,給我們非常大的勇氣。然而福島核災的始作俑者東京電力,散播核災已幾近結束,我為此感到憤怒,並覺得有必要向各位報告日本的現況。
福島核災造成的傷害越來越嚴重,福島縣政府針對核災發生時,18歲以下青少年與該年出生的嬰兒,共37萬人,進行甲狀腺癌篩檢,至今發現211人罹患甲狀腺癌,這是非常異常的現象!福島縣健康調查委員會期中報告指出,這比震災前的平均多了幾十倍,並說明異常現象的原因無法完全排除放射線受曝的影響,而流行病學專家津田敏秀也指出,除受曝外,很難推斷是其他原因,即病變與福島核災存有因果關係。 
有人說,沒有人死於福島核災,但至20183月止,已有2222名死者被福島縣政府認定為「核災關聯死」,意指因避難或長期的避難生活而身體狀況惡化或過度疲累,所導致的間接性死亡,這也是核災帶來的傷害!
僅用直接致死,來評斷福島核災的代價,不但太過簡化,更顯示對核災本質的無知,進行災後援助等活動的我們,完全無法接受,絕大多數日本人想必也感到憤怒。 
日本政府災後放寬污染區的輻射容許劑量,從年劑量1毫西弗,降到年劑量20毫西弗。20173月底,福島縣大部分的避難指示區域被解除,如飯館村、浪江町、川俁町、富岡町的部分區域。 
目前除了年劑量20毫西弗以上的困難歸返區域外,回去的幾乎都是50歲以上的年長者,年輕一代多在避難地展開新生活,就是不想讓孩子在受污染的地方長大。10年後,長者漸漸凋零,這些避難指示解除區域,恐將變成無人村吧! 
因東電拒絕支付居民的損害賠償請求,提告東電的訴訟增加,包括群馬縣、千葉縣、京都府,全國就有30多件訴訟。東電計劃40年後完成福島第一核電廠除役,但沒人相信,畢竟融毀的高階燃料棒與高濃度污染的放射性廢棄物,要怎麼處理,一點眉目都沒有。
更可怕的是,日本政府還計劃把輻射污水排到海裡,但遭居民和漁民強烈反對,又怎麼能說核災已經結束呢?災後處理及輻射對人體的影響越來越嚴峻,人民與孩子承受越來越多苦難。
2016年底日本經產省公開表示,核災將造成21.5兆日圓損失,這僅是賠償金、核災處理及除污費用的總額。若依日本經濟研究中心估算,最終可能達50-70兆日圓(約13-19兆元台幣),比日本一年總稅收還高,這些費用將透過電費與稅金轉嫁在全國人民身上,換言之,日本全民與下一代,恐必須背負這沉重負擔達40年以上。
福島核災至今已79個月,事故前有17座核電廠、54座機組。核災後,有20座要除役(含4座事故機組),9座未申請重啟,12座審查中(含2座災前就開始興建),6座通過審查卻尚未起動,現只有9座重啟,佔全日本總發電量僅3% 201025%)。
重啟核電不是外界所想的那麼順遂,尤其通過審查但尚未運轉中,包含新潟縣的柏崎刈羽電廠、茨城縣東海第二核電廠,都因地方首長不同意,何時重啟變成無法預期。災後日本全國長期都有6成以上民意反對核電重啟,今年2月《朝日新聞》的民調顯示福島縣有75%反對重啟。而福島第一、第二核電廠的10座機組,已全部要除役。 
電力公司與原子力規制委員會以地震的平均規模,判斷可否重啟,這無法確保耐震安全。更何況原子力規制委員會自己說「通過審查,並不表示安全」、「管制基準只是最低限度的基準」。
2012年時任原子力委員會委員長近藤駿介,進行福島第一核電廠「意外事故情境模擬」,若電廠因地震等原因再發生嚴重事故,最慘的狀況是,核電廠半徑250公里內,將成為年受曝量1毫西弗區域,等同車諾比事件的「自主避難區域」;半徑170公里內,則成為年受曝5毫西弗區域,等同車諾比事件的「強制避難區域」。
日本還是很有可能再發生核災,屆時福島悲劇再臨,日本經濟也將遭嚴重打擊而無法重振。日本和台灣都是地震大國,地震大國裡有核電,實在太危險了,希望各位能充分理解上述的日本真實,對台灣將來的能源選擇,做出正確的判斷,我由衷地希望同樣的事不要發生在台灣!   (編者按:原文為日文,由一橋大學社會學博士候選人陳威志翻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