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10.17.聯合晚報】今年WEF採用全新的「全球競爭力指數4.0」評比 ,在「環境便利性」的項目中,台灣在「總體經濟表現」最優,與31個經濟體並列第一,主要是通膨率、政府債務占比排名第1、土地管理的品質排名第2。
不過,在鐵路密集度(101,括弧內數字為排名)、解決爭端的法律效率(63)、政府對未來議題的因應程度(67)等「環境便利性」指標,台灣表現相對較弱。
「人力資本」方面,涵蓋「健康」及「技能」二個中項,其中「健康」排名第27,「技能」排名第21。細項中,企業找到具技術就業者的容易度、平均接受學校教育年數表現好,但中等及高等教育者具備企業所需技能的程度(58)、教學重視創意與啟發式之程度(65)排名較落後。
「市場」的「金融體系」中項排名第7,表現優,主要是保險費總額、上市公司市值,以及中小企業取得融資程度三項得分高;勞動市場上有兩項表現不錯,分別是工資決策的彈性程度(9)、專業勞動力在國內的流動程度(12),但是雇用外國勞工的容易度(98)、雇主支付員工的勞動稅,及社會安全捐(80)兩項指標排名落後。
全球第13! WEF全球競爭力排行 台灣領先澳洲、韓國及中國【摘要2018.10.17.經濟日報】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2018年度競爭力報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8),台灣位列全球第13名,在亞太國家排名第四,僅次於新加坡、日本及香港,領先澳洲、韓國及中國。
在140個受評比國家及地區中,全球前三名依序為美國、新加坡及德國。進榜的前十名亞太國家,依序為第二名新加坡、第五名日本、第七名香港、第13名台灣、第14名澳洲、第15名韓國、第18名紐西蘭、第25名馬來西亞、第28名中國、第38名泰國。
今年WEF採用全新的「全球競爭力指數4.0」(GCI
4.0)進行評比,WEF強調,因其重新定義競爭力,指標內容及計算方式等完全不同於以往,故新指數的評比排名已無法與過去年度的排名做比較。
今年WEF競爭力評比指標可分為環境便利性、人力資本、市場,及創新生態系統等四大類,並分為12個中項、98個指標,為全球140個國家及地區進行評比。
其中,台灣在「總體經濟穩定」排名第一,主要是因我國通膨率及政府債務占GDP比率變動表現良好,顯示政府在維持物價穩定及財政管理上極具成效。
國發會表示,我國今年在140個國家中名列第13,98個細項指標中有18個細項排名居全球前十名,顯見政府近年積極維持物價穩定、改善企業投資環境,落實產業創新與促進金融發展的努力,備受國際肯定。
尤其WEF強調,在12個中項,「創新能力」各國普遍表現較差,惟德國、美國、瑞士和台灣等四個國家是「超級創新國」,評比分數遠高於其他國家,顯示當前我國持續優化新創事業投資環境,落實推動5+2產業創新等政策方向,符合WEF全新評比所強調的工業革命4.0的精神。
WEF全球競爭力排名,可視為對國家經社的總體檢,若干相對落後的項目,如解決爭端的法律效率、教學重視創意與啟發的程度、關稅複雜度指數、開辦新事業需要的天數等表現較弱,可作為政策參考。
此外,未來政府部門將積極因應數位經濟、人口與社會變遷等趨勢,精進施政,以維繫我國全球競爭力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