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9.24.中央社】桃園市中壢區天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國龍今天指出,失智是一種病,並不是正常的老化,一般人忘記事情,經提醒後會想起來,但失智症患者忘記的頻率高,且經過提醒也無法想起。
陳國龍表示,失智症可分為退化性、血管性及可逆性的失智。退化性約占7成,其中最熟悉也最常見的就是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包含腦中風)也有1成多,剩下的1成就是可逆性失智。
陳國龍說,現代人生活及飲食型態改變,像是甲狀腺低下、電解質失衡、貧血、維生素B12、B1或葉酸缺乏、憂鬱症等,都有可能造成短暫性的失智;另外,壓力大、容易焦慮,也會產生失智現象,但這些疾病引發的失智,都有機會改善。
陳國龍指出,血管性失智除了治療方式跟中風相同,還需同步控制高血壓、糖尿病、心律不整等可造成的危險因子。失智是一種病,並不是正常的老化,也不是老年人的專利,曾經有不到60歲的民眾被確診為失智症患者。
陳國龍說,一般人忘記事情,經提醒後會想起來,但失智症患者忘記的頻率高,且經過提醒也無法想起,隨著病情進展,會變得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行為情緒也會出現異常。另外,多數研究顯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高血壓都可能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