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0日 星期日

學測警鐘響起! 高二生瘋玩社團 爸媽也抓狂?

教育啟迪
【摘要2016.10.30.聯合報】上了高中的大兒子在剛上高一時,還大致依循著國中時單純而規律的生活模式:上課回家小歇做功課吃晚餐複習課業,但自從參加了社團之後,生活也隨著豐富的社交生活、臉上洋溢的青春笑靨而逐日複雜起來。
他常常無法準時回家,晚上要空出大量時間用Line聯絡社團工作、週末時要聚餐、要進行社團工作、要觀賞影展,當然,從此放在書本上的時間就愈來愈少。
而瘋迷電影的他發現,學校的音樂課有MV製作、學校更舉辦「微電影大賽」,一直嚮往創作電影的他,當然心花怒放,絕不放過大好機會一展長才。於是,整個高一下學期,幾乎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籌畫拍攝他的偉大作品。最後皇天不負苦心人,兒子拿下了全校的首獎,此外,他還擔任別部作品的男主角,也奪得第二名;音樂課苦心創作的MV拿了全班最高分。
這些成功的經驗讓小子發下一個更大的宏願:創社。小子在升高二時,毅然決然草創了「攝影社」,並在暑假開始積極尋找幹部、制定規章、課程、擬定行事曆。高二才一開學,就如火如荼的宣傳、招募、辦跨校聯誼、迎新、籌辦課程活動,整顆心沸騰滾燙。
然而,自從「學測」提前至每年一月份舉行之後,重大的升學壓力就整整提前了半年,這使得所有親師生從高二開始,都不敢再瀟灑度日,升學的競爭氛圍日益凝重,到了高二下學期,「考上好大學」已變成高中親師生獨占鰲頭的作戰目標。
問我這個媽媽能否靜心看待自家的高二生,將大量心思放在社團與電影製作呢? 誠實地回答:難!
正如同天下雜誌的報導,高中龍頭的建中,近年來受到繁星與推甄的影響,學生上台大的比例逐年降低,建中校長於是要求學生減少課外活動,全力衝學測:取消每年校慶的創意變裝秀、高一園遊會、班際合唱比賽;英語話劇比賽不讓學生花太多時間準備,改為自由參加;畢業旅行提前至高二寒假剛過之時舉辦;社團成果發表會從六月提前至四、五月,並一併完成幹部交接。建中教務主任蔡哲銘說:「如果一直顧慮社團,反而無法好好讀書。」
而和建中不遑多讓的附中也因為滿級分驟減也開始壓抑學生社團活動:社團寒、暑訓應以五天為限、校慶晚會最多三小時,並要管理學生手機與請假浮濫問題。規則一公布,附中學生們都痛批:「附中已進入戒嚴時代!」;而建中的做法更遭各界譁然:作為一個龍頭學校,竟然辦教育「窮得只剩下『升學』!」
唯一額手稱慶的一定是父母。而讓這些在教育現場的首腦人物做出與教育潮流背道而馳的幕後推手,也一定是眼裡只有分數的父母!
但是重點是,當大人認為「『減少課外活動』必定帶來學生『對學業的高投入』」時,很可能是一廂情願的見解。乖巧的孩子雖會默默承受,但真的就認份讀書嗎?性格鮮明的孩子會不會愈壓制遇反彈呢?
順著正常的身心發展歷程,此時期的孩子自主意識高漲,高度渴望藉由各種活動來探索自我,從實際的活動看到自己的能力、肯定自我價值。更難以抗拒的是,此時的孩子最享受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透過完成共同的目標而凝聚同儕情誼,締造共同的成長印記,這幾乎是一個圓滿青春不可缺角的弧線。
即使大人們一意孤行壓制孩子遠離課外活動,這些正常的內在動能也不會消失,必另尋能蓬勃揮灑的出路,因為這些就是自我探索與鍛鍊的必要過程,是一種求生與壯大自我的本能,乃為將來順利切入成人生活奠基。
事實上,當我看到兒子的微電影作品時,我不僅深深地感動著,更深深地佩服,因為有幾幕是十幾個同學一起演出的場景,這代表著在拍攝之前,兒子必須先探勘場景、要仔細聯絡,在現場更要指揮全局,讓全員能都完美搭配演出。
而好幾個同學精湛的演技也讓我不由的去揣想兒子是如何和他們溝通、協調、討論,以致讓素人同學能表現不俗。
得獎後,兒子怎麼去向整個團隊表達感謝,平分獎金,全員與有榮焉的一起開心聚餐、慶功,這整個過程,不是只需要藝術家的創意,而是需要孩子動用企劃力、堅持度、溝通力、協調力、領導力才能完成;豐碩的成果不僅止於一張得來不易的獎狀,更凝聚了一輩子都會印在心底深處的甜美友誼。
而以上所鍛鍊出來的能力,正是無法被量化、父母又無法直接看到數據而給予肯定的「非認知能力」(non cognitive kills),指的就是有幹勁、計畫性、協調性、領導力、社會性等人格特質,又被稱為「生存能力」。
日本經濟學者中室牧子在《教育經濟學》提出,研究證實「國高中時期培養的勤奮、協調、領導等『非認知能力』,對於學歷、雇用、年收等具有極大的影響力。」,「投資在『非認知能力』上,對孩子未來的成功極為重要。」
中室牧子的一句結論更用力噹了我一下:「為了眼前的學校考試提高成績,而要求孩子停止社團、學生會、社會公益活動時,更應該小心謹慎。以長遠看來,很可能只為了提高一點點學業成績,就剝奪孩子培養『非認知能力』的寶貴機會。」
然而,被噹完後,媽媽我就真能灑脫以對嗎?和大多數的父母一樣:當然不完全!畢竟一年多之後的學測就是不考「非認知能力」啊!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因此,只顧著把自己的心臟變強大,裝聾作啞,告訴自己要顧及孩子長遠的發展,也很可能耽誤了一個亟需務實作為的孩子。
我:每天空出兩個小時讀書,應該是高中生基本功吧?!
兒子:這很難天天做到哦!但考前至少兩週我能做到不碰社團、不帶手機。但是社團也有「社團段考週」,迎新、成果發表會時,我可是會花很多時間在社團,這完全無法避免。
我:學生的主要本務是學業,課外活動是副業吧?能做到不本末倒置嗎?
兒子:我覺得目前兩者都很重要啊,高二下之後我才會慢慢去調整,儘量做到不喧賓奪主。(媽媽心臟突然震盪,只能告訴自己:繼續看下去…)
我:是否有自我檢查過,是真正有需要為社團活動而上line,還是額外又花了很多時間打屁聊天?能否讓大家約定一個時間一起上line一起討論,而不是隨時待命? 
兒子:那每隔一小時看一下line可以吧,我已經說至少做到考試前兩週不碰手機。
我:我看到你攬下很多責任,你有想過你們社團是否是有效率的處理事情呢?分工清楚嗎?勞逸均等嗎?
兒子:我是社長,一定得負大部分的責任吧,這可是無法避免的啊,不然就不要創社,創設又不當社長也很怪吧?我已經試著把不同任務分給幹部們了
我:和社團朋友一起投入辦活動,一起成長,能不能也彼此督促兼顧學業?每個人都是「狂熱分子」,大家最後不就都玩物喪志,等著去「當鋪」了?社團裡每個人都能平衡學習與課外活動,才是最好的社團,也才真正優秀。
兒子:我也希望如此,會儘量。
結論是:
1.肯定社團是孩子多方磨練自我的最佳園地,在社團找到自己的定位、盡情發揮自己的能力,展現漂亮的成果,交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2.做好自我管理與時間規劃,訂出每週讀書時間、社團時間、補習時間,必盡力達成。
2.平常時期一天至少投入兩小時專心讀書,不碰手機、不連絡社團活動。
3.考前至少兩週停止社團活動;高二下逐漸調整學業與社團比重,絕不本末倒置。
4.跟團員有共識:一起為社團呈現最棒成果,有效率的處理社務;更該彼此督促,該用功讀書時,相互示範,彼此激勵。
5.課業成績all pass是底線,高二下開始,自己追求的領域,須達到該有的標準。
李鈞震:
1.        每一個人對考試的記憶能力,是天生的,來自遺傳基因;因此,如果家長擅長考試拿高分,小孩大多數也都擅長考試。
2.         父母如果無法突破自己過去的生活經驗,會把這種經驗如框架般套在子女身上,使他們這一生都因循苟且過日子。
3.        一個記憶能力可以考上台大的高中生,縱使玩社團玩到瘋,最慘也是可以考上中央大學。問題是,整天死讀書的小孩考上台大,一生都只會是庸才,遠不如玩社團考上央大的優異學生。
4.        過去時代,學歷就代表能力,也代表前途與財富;如今不是如此,全球化與知識經濟的時代,考驗的是整體的能力與實力,記憶能力已逐漸被電腦取代。
5.         未來升大學的考試,應該開放使用智慧型手機,才能真正檢驗出學生跟上時代的腦袋。現在沒有這麼做,主因是教育部長與其他權貴官員缺乏國際競爭力的結果。
6.         台灣的教育最大的問題是,明星高中的校長,絕大多數都是國際上的庸才,缺乏國際競爭力。這些庸才,幾乎沒有人是終生多元學習的社會典範,都是死背書長大到老。
7.         我們有對大學的評鑑制度,卻長年缺乏對高中是否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評鑑,讓濫竽在明星高中掌權。

8.         客觀上,台北明星高中的老師的教學能力與技巧,絕大多數都遠不如補習班名師;明星高中是因為學生優秀,而非校長或老師優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