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找魚被笑瘋子 心寒公部門漠視

【摘要2016.10.31.中時】踏進苗栗縣造橋鄉龍園休閒生態農場,一池池魚缸以及仿照溪流上下游打造出的生態池,裡頭有著許多神祕美麗的小魚,包括「菊池氏細鯽」、「史尼氏小鲃」等,聽起來很陌生,但農委會林務局發行《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載明這是台灣具瀕危風險的原生魚種
54歲的廚師林明德78年前回到小時候與外婆住的苗栗縣造橋鄉,投入台灣原生魚復育工作,如今已復育2030種原生魚。他是有30年資歷的廚師,工作之餘喜歡釣魚,但跑遍全台,發現能釣的魚越來越少,得到深山裡才能找到台灣原生魚的蹤跡,他很感慨棲地環境被破壞得很嚴重,也勾起了孩提時代的回憶。
遠在清雍正9(西元1731),苗栗頭份、造橋兩地交通受南港溪河床阻隔,民眾為解決交通問題,大家捐款造橋,並將此橋命名為「登雲橋」,又稱「長橋」,這是造橋地名由來。另有一說是,苗栗有客家籍拓荒者曾與商旅合作,為橫越南港溪建造古橋,為了紀念,故以「造橋」為當地地名。
林明德小時候得幫忙務農,常要到溪裡抓魚餵鴨,溪流裡有數不盡的台灣原生魚,數量多到他時不時用畚箕撈一大把起來。他印象也很深刻,有首台灣長輩們耳熟能詳的台語童謠〈西北雨直直落〉,裡頭歌詞寫著「西北雨直直落,鯽仔魚卜娶某,鮕鮐兄拍鑼鼓,媒人婆仔土虱嫂,日頭暗揣無,趕緊來火金姑,做好心來照路,西北雨直直落」,詞中提到的三種魚,鯽仔魚、鮕鮐、土虱,正是台灣早期河川常見的原生魚種。
根據《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台灣原生淡水魚類約有265種,其中,台灣特有種魚約42種。林明德感嘆表示,「難道這些魚如今只能在圖鑑中欣賞,在童謠與長輩回憶中懷念?」他於是決定投入復育台灣原生魚,包括菊池氏細鯽、高體鰟鮍、史尼氏小鲃、條紋小鲃、高身鯝魚等。
靠圖鑑自學請教專家,但是復育台灣原生魚哪有這麼簡單,尤其要把原本悠遊在山林溪流中的魚,成功養活在平地的魚缸、生態池,溫度控制、環境調節都是關鍵,林明德鑽研圖鑑自學,請教農委會專家,但還是累積無數次的失敗經驗,很多魚類不適應死翹翹,又或是染病死掉,他花費了好幾年才摸索出門路。
「我只是想把台灣逐漸失去的東西找回來,現在再不做,以後連魚種都找不到。」林明德這兩年來也在農場打造生態溝渠,讓台灣原生魚不只養在魚缸裡,而是能悠遊在更自然的環境中,農場同時也是當地小學的生態教學場域,讓復育工作向下扎根,讓更多人了解、重視保育台灣原生魚種。
復育台灣原生魚光有一顆熱切的心還不夠,林明德說,落腳造橋時,土地荒煙蔓草,一開始還被村莊裡的人嘲笑是傻子、瘋子,認為他頭殼壞掉,在這個鳥不生蛋的地方不曉得在幹麼,就連母親也不看好他,但他堅持自己的理念。
這幾年來,他跟著太太跑遍全台溪流,尋找台灣原生魚,過程中碰上的困難不計其數,因為一出去就是好幾天,夫婦倆得狼狽睡車上,找魚時摔得鼻青臉腫更是家常便飯,尤其經營農場、整地,還得抵押房子貸款。
但他認為,上述困難都還可以克服,艱辛的是,付出無窮盡努力,可能還是找不到魚,就像他找了好幾年,有些台灣原生魚就是絕跡,例如台灣細鯿,怎麼找也找不著。復育台灣原生魚是一條很孤單寂寞的路,長期獨自作戰的感受很不好受
更讓他心寒的是,政府的漠不關心,因為公部門心態是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問題是,如果現在不重視生態,以後根本看不到這些台灣原生魚」,還好近年來民眾已經開始重視生態復育的問題,還有人向他訂購魚苗,帶回家自己飼養。
如何因應糧荒和極端氣候【摘要2016.10.31.蘋果 郭金泉 杜宇】國外研究顯示氣候變遷對「看天吃飯」的農民與農業傷害最大,從近日颱風過後農業動輒數十億元損失以及菜價飆漲所引起的騷動,相信台灣民眾對此很「有感」。而台灣正處於極端氣候高風險區域,不僅威脅糧食供應,甚至影響到社會經濟及政治的安定。
我們憂心過去十多年台灣忽視育種技術研發,人才也面臨斷層危機,將難以因應未來極端氣候的嚴酷挑戰。為此農委會承諾明年的研發經費會達到18千萬元,只是這樣的經費對於育種遺傳研究遠遠不足。為免落入面對極端氣候我們卻找不出優良品種來應對的困境,政府應未雨綢繆,盡早做準備。
所謂優良品種是指具有某種或多種優良經濟性狀,包括成長快、抗病與抗逆性(耐寒、耐熱、鹽度、抗旱)強,遺傳性狀穩定的栽培品種或養殖品種。由於野生種的經濟性狀往往不符人類需求,經過人類經年累月的遺傳育種改良,才產生重大經濟效益。現代農業作物(稻米五穀、蔬果、園藝等) 與豬牛羊雞等畜牧業的發展也多藉助於品種改良。
例如野生原種雞隻(東南亞紅色叢林雞)產蛋率很低,年產60枚,但人為育種的蛋雞,平均一年可以生產30060公克重的雞蛋,幾乎每天下蛋。以前的台灣土雞飼養半年還不到兩公斤,現在選育出的美國白肉雞只要35天就達兩公斤的上市體重,競爭力轉強。
在水產方面,挪威從1970年代進行大西洋鮭魚Atlantic Salmon)的育種計劃,經過5代的選育養殖鮭魚成長率明顯提高,飼料需求減少四分之一,過去須養殖4年方可達上市規格,現在只需兩年,使得該國成為全球最大鮭魚產出國,市佔率達62%
日本近畿大學對不同地理群的嘉鱲選育也發現異曲同工的效果;中國育成的「大連一號」雜交皺紋盤鮑(日本鮑魚為父本,大連為母本所形成的雜交種)突破天然水溫的界線,成功讓北鮑南養,也使得中國養殖鮑魚產量居全球之冠;台灣吳郭魚產業至今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仍佔有一席之地,與早年前輩引進新品種與戮力於雜交育種的遠見功不可沒。
這些都是育種相當成功的案例。不過也有研究顯示頻繁的引種和雜交而導致的遺傳污染,已經對在地原生種群的基因庫造成了負面的影響,需要戒慎隔離。 
「強國必先強種」,農漁業亦復如此。良種是產業的基礎,誰擁有優良的品種與生產技術,誰就能主導和控制產業,只是種原保護與育種是永無止境的工作,不早日做育種,我們終有一天會後悔。

為了確保糧食安全以及台灣農漁業的永續發展,以遺傳育種培育抗逆性強、生長快、抗病、飼料轉化率高、品質好(色彩、體型、肉質、口感、味道)的優良食用品種,實為未來趨勢,台灣應有計劃的進行種原保護及人才培育不能再蹉跎! 

去年7.7萬人碎結石 4年新高

【摘要2016.10.31.蘋果】尿路結石痛起來要人命,若求診大醫院,從掛號、檢查到治療常要等三到五天,高雄市新正薪醫院泌尿科醫師林雯雄最近在醫界蔚為話題,因他號稱是全台唯一可24小時進行體外震波碎石術治療的醫師,曾深夜或假日緊急治療客運司機、復興航空機師、阿帕契直升機駕駛等,盼此舉能幫助更多患者。
醫護血汗問題近年備受關注,林雯雄卻強調可全天候接聽患者手機,也會盡量配合病人時段到院執行手術,在醫界非常罕見。
許多人苦於腎結石、輸尿管結石等尿路結石問題,「結石疼痛僅次於生產痛」,甚至有患者痛到在地上打滾,但即使急診,通常也僅先止痛,治療得另安排門診,再排X光、驗尿等檢查,最後內視鏡手術或體外震波碎石時,距最初掛急診已三至五天
國人尿路結石問題日益嚴重,健保署統計,近年體外震波碎石術施行次數或接受人數均上升,雙雙在去年創近四年新高,施行破十萬六千次,人數破七萬七千人。醫師說,震波碎石不必侵入人體,患者接受度高,但不適用所有病例,術前檢查很重要,如有感染卻照打,可能產生危險菌血症。
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黃世聰說,尿路結石增加主因是人口老化,加上體質問題,某些人若喝水不足或飲食過分追求高鈣,或攝取太多肉、動物內臟、海鮮等,容易形成結石;結石太大要內視鏡手術才能取出,直徑較小可用震波打碎,再讓粉碎結石自行排出。
泌尿科醫學會監事陳煜醫師解釋,碎石震波源來自體外,儀器沒進入身體,不具侵犯性,患者接受度高,但並非萬靈丹,因被震碎的結石仍可能少許殘留泌尿道中,若飲食習慣沒調整仍會復發。 
此外,術前診斷很重要,陳煜舉例,某些人尿路結石可能合併感染,若仍震波碎石,帶菌碎石可能隨血液散布,甚至形成會威脅性命的菌血症,大醫院術前會謹慎評估,進行過程除主治醫師,也有麻醉醫師、護理師、技術人員等在場,不會求快。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洪峻澤另提醒,不少長者會服用抗凝血劑以防心血管疾病,體外震波碎石術偶會造成出血,服抗凝血劑者可能大出血,不論哪種治療都應諮詢醫師並配合醫囑。 
預防尿路結石須知
.多喝水,可降低尿液濃度,避免形成結石
.不憋尿,以免結石無法排出,阻塞更嚴重
.少吃肉、動物內臟、海鮮等高蛋白食物
.減少草酸吸收,因結石主要成分為草酸鈣,建議高草酸食物如菠菜、芹菜等應酌量食用
培養運動習慣,有利輸尿管蠕動、排出結石


18金17銀9銅 破紀錄 紐倫堡發明展 我獲獎率86%

【摘要2016.10.31.中時】今年德國紐倫堡發明展昨結束,總共36個國家的700件作品參賽,我國51件作品獲得18金、17銀及9銅,獲獎率高達86%,是歷年最高。其中,我國10件青少年參賽作品有6件得到金牌,有些廠商當場洽談商品化,創新能力獲肯定。
德國紐倫堡發明展與瑞士日內瓦發明展、美國匹茲堡發明展並列世界三大發明展,今年已是第68屆,1027日至30日舉行,我國有28個單位報名(含大專校院、國中、高中職、中小企業、法人研究機構),提出51件作品參賽。
我代表團副團長沈毓豪表示,過去台灣每年都有100多件作品參賽,但自從教育部不再補助參展經費後,去年降為75件,今年則僅51件,雖然作品減少,但得獎率達86%,歷年最高。
我代表團團長高發育說,這次台灣10件青少年參賽作品中,得到622銅,相當出色。像基隆市銘傳國中學生高子庭發明的「防盜掛飾件」得到金牌,當場就有3家廠商表達商品化意願。
高子庭說,她有次去餐廳吃飯時,包包掛在椅子上,就被偷走了。她設計「防盜掛飾件」,是一種具有警報聲響及警報亮光的掛鉤,提供包包吊掛置於桌體邊緣,掛鉤內部設計自動壓力開關,當掛鍊上的物件消失或重量減輕時(即被偷走),警報器及發光元件會自動開啟,達到防盜警示功效。未來一旦商品化,每個售價約250元。
台北市民生國中學生白朝蓉發明的「求生手搖瞬間生火器」,也得到金牌。她表示,這設計用手搖就能將動能轉換成電能,進而產生瞬間點火,可完全排除打火機瓦斯耗盡或打火石敲打不易的問題,是野外求生的救命物品。
台北城市科大電機系助理教授蔡彥欣指導學生許景淵、黃泓傑發明的「負氫離子水及能量水雙功能活水製造裝置」,在這次競賽中獲得金牌,產品目前已打進美國市場,每台售價3995美元(台幣12.8萬元)。

蔡彥欣表示,一般飲水機售價約3000元台幣,但他們產生的水PH值均不到8,而「負氫離子水及能量水雙功能活水製造裝置」可產生PH值達9的鹼性水,長期飲用可抗老化,目前主要是醫生或癌患者飲用。

2016年10月30日 星期日

學測警鐘響起! 高二生瘋玩社團 爸媽也抓狂?

教育啟迪
【摘要2016.10.30.聯合報】上了高中的大兒子在剛上高一時,還大致依循著國中時單純而規律的生活模式:上課回家小歇做功課吃晚餐複習課業,但自從參加了社團之後,生活也隨著豐富的社交生活、臉上洋溢的青春笑靨而逐日複雜起來。
他常常無法準時回家,晚上要空出大量時間用Line聯絡社團工作、週末時要聚餐、要進行社團工作、要觀賞影展,當然,從此放在書本上的時間就愈來愈少。
而瘋迷電影的他發現,學校的音樂課有MV製作、學校更舉辦「微電影大賽」,一直嚮往創作電影的他,當然心花怒放,絕不放過大好機會一展長才。於是,整個高一下學期,幾乎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籌畫拍攝他的偉大作品。最後皇天不負苦心人,兒子拿下了全校的首獎,此外,他還擔任別部作品的男主角,也奪得第二名;音樂課苦心創作的MV拿了全班最高分。
這些成功的經驗讓小子發下一個更大的宏願:創社。小子在升高二時,毅然決然草創了「攝影社」,並在暑假開始積極尋找幹部、制定規章、課程、擬定行事曆。高二才一開學,就如火如荼的宣傳、招募、辦跨校聯誼、迎新、籌辦課程活動,整顆心沸騰滾燙。
然而,自從「學測」提前至每年一月份舉行之後,重大的升學壓力就整整提前了半年,這使得所有親師生從高二開始,都不敢再瀟灑度日,升學的競爭氛圍日益凝重,到了高二下學期,「考上好大學」已變成高中親師生獨占鰲頭的作戰目標。
問我這個媽媽能否靜心看待自家的高二生,將大量心思放在社團與電影製作呢? 誠實地回答:難!
正如同天下雜誌的報導,高中龍頭的建中,近年來受到繁星與推甄的影響,學生上台大的比例逐年降低,建中校長於是要求學生減少課外活動,全力衝學測:取消每年校慶的創意變裝秀、高一園遊會、班際合唱比賽;英語話劇比賽不讓學生花太多時間準備,改為自由參加;畢業旅行提前至高二寒假剛過之時舉辦;社團成果發表會從六月提前至四、五月,並一併完成幹部交接。建中教務主任蔡哲銘說:「如果一直顧慮社團,反而無法好好讀書。」
而和建中不遑多讓的附中也因為滿級分驟減也開始壓抑學生社團活動:社團寒、暑訓應以五天為限、校慶晚會最多三小時,並要管理學生手機與請假浮濫問題。規則一公布,附中學生們都痛批:「附中已進入戒嚴時代!」;而建中的做法更遭各界譁然:作為一個龍頭學校,竟然辦教育「窮得只剩下『升學』!」
唯一額手稱慶的一定是父母。而讓這些在教育現場的首腦人物做出與教育潮流背道而馳的幕後推手,也一定是眼裡只有分數的父母!
但是重點是,當大人認為「『減少課外活動』必定帶來學生『對學業的高投入』」時,很可能是一廂情願的見解。乖巧的孩子雖會默默承受,但真的就認份讀書嗎?性格鮮明的孩子會不會愈壓制遇反彈呢?
順著正常的身心發展歷程,此時期的孩子自主意識高漲,高度渴望藉由各種活動來探索自我,從實際的活動看到自己的能力、肯定自我價值。更難以抗拒的是,此時的孩子最享受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透過完成共同的目標而凝聚同儕情誼,締造共同的成長印記,這幾乎是一個圓滿青春不可缺角的弧線。
即使大人們一意孤行壓制孩子遠離課外活動,這些正常的內在動能也不會消失,必另尋能蓬勃揮灑的出路,因為這些就是自我探索與鍛鍊的必要過程,是一種求生與壯大自我的本能,乃為將來順利切入成人生活奠基。
事實上,當我看到兒子的微電影作品時,我不僅深深地感動著,更深深地佩服,因為有幾幕是十幾個同學一起演出的場景,這代表著在拍攝之前,兒子必須先探勘場景、要仔細聯絡,在現場更要指揮全局,讓全員能都完美搭配演出。
而好幾個同學精湛的演技也讓我不由的去揣想兒子是如何和他們溝通、協調、討論,以致讓素人同學能表現不俗。
得獎後,兒子怎麼去向整個團隊表達感謝,平分獎金,全員與有榮焉的一起開心聚餐、慶功,這整個過程,不是只需要藝術家的創意,而是需要孩子動用企劃力、堅持度、溝通力、協調力、領導力才能完成;豐碩的成果不僅止於一張得來不易的獎狀,更凝聚了一輩子都會印在心底深處的甜美友誼。
而以上所鍛鍊出來的能力,正是無法被量化、父母又無法直接看到數據而給予肯定的「非認知能力」(non cognitive kills),指的就是有幹勁、計畫性、協調性、領導力、社會性等人格特質,又被稱為「生存能力」。
日本經濟學者中室牧子在《教育經濟學》提出,研究證實「國高中時期培養的勤奮、協調、領導等『非認知能力』,對於學歷、雇用、年收等具有極大的影響力。」,「投資在『非認知能力』上,對孩子未來的成功極為重要。」
中室牧子的一句結論更用力噹了我一下:「為了眼前的學校考試提高成績,而要求孩子停止社團、學生會、社會公益活動時,更應該小心謹慎。以長遠看來,很可能只為了提高一點點學業成績,就剝奪孩子培養『非認知能力』的寶貴機會。」
然而,被噹完後,媽媽我就真能灑脫以對嗎?和大多數的父母一樣:當然不完全!畢竟一年多之後的學測就是不考「非認知能力」啊!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因此,只顧著把自己的心臟變強大,裝聾作啞,告訴自己要顧及孩子長遠的發展,也很可能耽誤了一個亟需務實作為的孩子。
我:每天空出兩個小時讀書,應該是高中生基本功吧?!
兒子:這很難天天做到哦!但考前至少兩週我能做到不碰社團、不帶手機。但是社團也有「社團段考週」,迎新、成果發表會時,我可是會花很多時間在社團,這完全無法避免。
我:學生的主要本務是學業,課外活動是副業吧?能做到不本末倒置嗎?
兒子:我覺得目前兩者都很重要啊,高二下之後我才會慢慢去調整,儘量做到不喧賓奪主。(媽媽心臟突然震盪,只能告訴自己:繼續看下去…)
我:是否有自我檢查過,是真正有需要為社團活動而上line,還是額外又花了很多時間打屁聊天?能否讓大家約定一個時間一起上line一起討論,而不是隨時待命? 
兒子:那每隔一小時看一下line可以吧,我已經說至少做到考試前兩週不碰手機。
我:我看到你攬下很多責任,你有想過你們社團是否是有效率的處理事情呢?分工清楚嗎?勞逸均等嗎?
兒子:我是社長,一定得負大部分的責任吧,這可是無法避免的啊,不然就不要創社,創設又不當社長也很怪吧?我已經試著把不同任務分給幹部們了
我:和社團朋友一起投入辦活動,一起成長,能不能也彼此督促兼顧學業?每個人都是「狂熱分子」,大家最後不就都玩物喪志,等著去「當鋪」了?社團裡每個人都能平衡學習與課外活動,才是最好的社團,也才真正優秀。
兒子:我也希望如此,會儘量。
結論是:
1.肯定社團是孩子多方磨練自我的最佳園地,在社團找到自己的定位、盡情發揮自己的能力,展現漂亮的成果,交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2.做好自我管理與時間規劃,訂出每週讀書時間、社團時間、補習時間,必盡力達成。
2.平常時期一天至少投入兩小時專心讀書,不碰手機、不連絡社團活動。
3.考前至少兩週停止社團活動;高二下逐漸調整學業與社團比重,絕不本末倒置。
4.跟團員有共識:一起為社團呈現最棒成果,有效率的處理社務;更該彼此督促,該用功讀書時,相互示範,彼此激勵。
5.課業成績all pass是底線,高二下開始,自己追求的領域,須達到該有的標準。
李鈞震:
1.        每一個人對考試的記憶能力,是天生的,來自遺傳基因;因此,如果家長擅長考試拿高分,小孩大多數也都擅長考試。
2.         父母如果無法突破自己過去的生活經驗,會把這種經驗如框架般套在子女身上,使他們這一生都因循苟且過日子。
3.        一個記憶能力可以考上台大的高中生,縱使玩社團玩到瘋,最慘也是可以考上中央大學。問題是,整天死讀書的小孩考上台大,一生都只會是庸才,遠不如玩社團考上央大的優異學生。
4.        過去時代,學歷就代表能力,也代表前途與財富;如今不是如此,全球化與知識經濟的時代,考驗的是整體的能力與實力,記憶能力已逐漸被電腦取代。
5.         未來升大學的考試,應該開放使用智慧型手機,才能真正檢驗出學生跟上時代的腦袋。現在沒有這麼做,主因是教育部長與其他權貴官員缺乏國際競爭力的結果。
6.         台灣的教育最大的問題是,明星高中的校長,絕大多數都是國際上的庸才,缺乏國際競爭力。這些庸才,幾乎沒有人是終生多元學習的社會典範,都是死背書長大到老。
7.         我們有對大學的評鑑制度,卻長年缺乏對高中是否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評鑑,讓濫竽在明星高中掌權。

8.         客觀上,台北明星高中的老師的教學能力與技巧,絕大多數都遠不如補習班名師;明星高中是因為學生優秀,而非校長或老師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