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
【中國時報2012.05.28摘要】台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劉智雄表示,游牧民族是逐水草而居,客家人移入台北是逐爛泥巴而居,初到之處都是尚未開發的爛泥巴地,加上剛到台北打天下,沒錢也沒人脈,只能在「台北城」的邊陲打拚,這些地方就成了「台北客」的新故鄉。
文史工作者彭啟原表示,台北城的開發史中,客家族群拓墾的行腳路線,約略是由中華路二段的南機場公寓開始,接著到南昌路,再向泰順街、通化街、六張犁一帶擴展;範圍集中在台北城南,後來也有許多客家人到北投石牌發展。
客家人移入的南機場公寓,是台灣第一批國民住宅興建處,自民國五十二年迄今,超過半世紀,多由桃竹苗地區移入。根據當地客家人說法,早年到台北打拚的客家人大多手頭很緊,只買得起小房子,早已不存在的「克難街」,則是他們共同的記憶。
後來客家人前進南昌路及周邊的同安街、晉江街等街路,初期選擇南昌路一帶聚集,因從新店、景美和永和出入城,都要經過南昌路,在這裡做生意較方便。
民國四十幾年羅斯福路拓寬,慢慢取代了南昌路成為新店、景美進入台北的主要通衢;曾經造就了離鄉第一代客家鄉親成就的南昌街,也因而沒落。許多此區的拆遷戶開始移居至通化街,以竹板搭蓋違章建築,無意中卻造就了南區第二個區塊的客家街路─通化街的形成。
通化街的客家居民大多來自新竹縣,以竹東、竹北、湖口、關西等地為多。彭啟原表示,桃竹苗地區客家人又開始遷入三張犁、六張犁。從地名就知與耕種有關,因為一張犁為五甲,三張犁就代表開發了十五甲、六張犁代表卅甲。當時這一帶尚未開發,這些地方就成為北上客家人的新住居。
走在台北街頭,只要用心傾聽,不難「發現」台北客,他們在開百貨行、中藥店、開餐廳、賣自助餐,更多的是在各行各業認分工作、默默打拚,多數人與故鄉的唯一牽連是每年清明或舊曆年後的家族祭祖活動。
住南海路巷弄的彭紹智,畢業於桃園中壢高農,雖是農家子弟,卻喜歡畫畫。彭紹智說,他為了孩子拚命工作。現在的彭紹智更把心力投注於傳承客家文化,年近七十歲的他擔任北市南門歌謠研習班長已有八年,擔心以後的孩子不會講客家話,他甚至還帶孫輩參加,就怕「再不傳下去,恐怕這些語言以後都會消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