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ann
Strauss - Unter Donner und Blitz, Polka Schnell (The New Years Celebration From
Vienna, 2012)
【摘要2019.4.3.自由
吳誠文】看看台灣,我們的運動產業大都是運動器材製造(高比例是代工)所貢獻,較缺乏文化內涵整合的經驗,亟待轉型加值。例如,除了大家熟悉的健身器材外,棒球手套、球棒、棒球等,台灣也是製造大國。
當然大家早已清楚台灣高科技製造業的輝煌成就,半導體與資訊設備硬體產業舉世聞名,可是運動科技產業卻還落後美歐甚多,可能是因為文化裡還未孕育出相關的內涵。
我建議政府認真思考,學習美國「人人運動,終身運動」的國家願景,形塑「運動是文化的一環」的國家政策,獎勵發展運動產業,特別是推動台灣具有實力的運動科技產業的發展。今年一月初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消費性電子展(CES)」年度盛會裡,Intel與阿里巴巴合作,宣布將把明年的東京奧運當成試驗場,把他們的運動科技硬體產品與AI及雲端技術展現在全球觀眾的電視畫面上,讓觀眾體驗各運動項目嶄新的電視轉播經驗。
其實自2018年起運動科技已經是CES一個熱門的項目,近幾年來不只美歐科技巨擘爭相投入,新創公司更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當他們已經在加速發展數據化運動員、智慧場館、沉浸式媒體、新型態粉絲經營、下世代商業贊助、電子運動競技等,我們實在不應該停留在運動歸體育、體育歸教育的慣性窠臼中。
我建議政府積極規劃執行產業發展與社區發展各項法規,及獎勵措施以促進運動產業發展,普及運動場館設施。一個有智慧、有遠見的政府應該可以接受人民的教育,為人民創造商機,槓桿民間力量來加速文化內涵的轉變與社會的調適。
目前在台南市興建中的「亞洲棒球訓練中心」立意良善,也是國內廣大棒球迷引頸企盼的政府建設項目。可惜的是,政府法令與財政限制,加上文化調適的腳步尚未跟上全球產業發展趨勢與社會期待,興建中與即將興建的棒球場跟過去各縣市已經興建的「現代化」棒球場一樣,尚未達到「棒球是台灣文化」的內涵,都不太可能被MLB選為海外開幕戰的球場,因為沒有一個球場設計建造時真正考慮到文化的層面,也就是社會的需求,包含球迷社群、產業經濟、藝文歷史、科技、教育(不是體育)、生活美學等。
在美國,每一座大聯盟球場都是精心為了球迷而設計,因為棒球比賽的功能大家都一樣,有一定的標準。球迷最關心的不只是可以看比賽而已,還有令人難忘的餐飲品質與環境、全家人的溫馨體驗、設施(不是只有考慮球員設施)的貼心設計與品質衛生、參與度及榮譽感、知識提升的成就感等。智慧場館的規格更是快速成為必要的設計考量。
每一座大聯盟球場因此都有獨特的球迷設施(不看比賽的話還有很多事可以做),沒有比賽的時候也有文物可以看、有故事可以講、有球場知性的一面可以了解、有球迷的活動可以參與,導覽員可以引導與講解,讓球迷或觀光客花上一整天,因此球場整年都有生意可以做。
到目前為止,台灣所有球場的設計建造仍然只考慮到棒球比賽的基本功能面而已。在棒球文化上我們與美日的差距猶深,這個文化調適的願景如果不從運動、科技與產業融合的角度迂迴前進的話,依照既有的「運動即體育」的模式再怎麼努力可能都是徒然,因為如果是政府投資的話,政府法令與財務限制不容易突破。為什麼不引導獎勵民間投資,協助民間獲利,創造多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