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12.13蘋果】美國、中國、德國、法國、日本、英國、印度、韓國、俄國,都在摩拳擦掌搶奪21世紀最夯的科技市場。2013年「麥金錫全球研究院」指出深具破壞性潛力的12項技術,在不久將來會讓市場洗牌。技術突破提供的黃金機會,給每個20世紀已形成科技研發文化與能力的國家更大的優勢。
這12項新科技包括先進機器人、人工智慧廣泛運用、自動汽車、下一代的基因組學、能源儲存、3D列印、包括奈米科技在內的先進材料、石油與天然氣的探勘新科技,以及再生能源、移動網路、知識工作自動化、物聯網、雲端技術。
後面4項是麥金錫認為最具經濟影響力的技術,但並不容易,主因是若想成功打進這4項領域,須先有內建軟體發展能力。在所有國家中目前只有美國具備這種能力,日本也不擅長於此。
台灣似乎對未來的技術發展感到迷惘,猶豫不決,不知應否把家當豪賭進去,因為不知道等這些科技成熟進入市場後的需求高不高,若耗費大量資金在研發上,而獲利不高,公司有破產的可能。同時像投入資金發展機器人,其最大風險在於若機器人天生就有一些無論如何無法克服的技術障礙,一旦走進死胡同,資金、人才都將損失慘重。
台灣的科技界一向謹慎,不敢為天下先,唯恐豪賭失敗傾家蕩產。謹慎固然很好,但會失去攻佔市場先機與企業靈活性,而後靠幫先驅國家代工賺安穩錢,是無法成為科技大國。新思惟與傳統的思考及行事方式並不相容,無法順利從實驗室進入商業化。
此外,耽溺於古典工程領域的傳統大學及其結構都毫無彈性,且政府的獎助、優惠、資助對象仍著重現有的研究員,從事傳統的科學與工程主題,較少支持真正有創新潛力從事破壞性研究的人才。
並不是投入巨資在研發機構就一定會得出創新的成果。據美國的創新研究指出,沒有證據顯示企業研發支出增加與創新增長之間有密切相關性。日本企業最創新的領域,是主流外沒有大筆研發經費的中小企業所貢獻的。台灣也是,中小企業的創新成果往往讓人大開眼界。
深化英語教育、吸引外國軟體人才、建立國家級的全球科技情報蒐集網、具體整合教育界、企業與政府各種創新科技單位,以徹底改變台灣對傳統科技與人才的依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