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光
【中國時報2013.01.15摘要】年僅22歲的青年作曲家李俊緯參加盧森堡交響樂團(Luxembourg Sinfonietta)及香港中樂團合辦的國際作曲大賽,擊敗來自33國的82名作曲家,贏得首獎。李俊緯的作品《畫韻》將於二月一日在盧森堡舉行的得獎者音樂會中公開演出。
這項已連續舉辦十二屆的作曲大賽,難度相當高,本屆特別規定參賽者必須根據大會提供的九張畫發揮創意,另一項規定則是必須使用中、西方各七種樂器演奏。
原本就擅長國樂創作的李俊緯,打破了所有樂器原本的演奏方式,在琵琶、古箏、三弦等樂器上又鋸又揉,同時加入演奏者的低聲吟唱,音響充滿了實驗性。李俊緯表示:「最後一張畫是香港夜景,進入決賽的另外三位參賽者都以較宏亮的音響來呈現,我卻想營造一種寧靜的氛圍,凸顯香港夜晚的美麗,頒獎時有一位評審還跑過來說,我實在很大膽。」
對於得獎,李俊緯以平常心看待:「得獎很開心,但沒有想太多,因為還需要再磨練,目前打算先休學,把兵當完,再考慮下一步該怎麼走。」李俊緯1990年生於彰化市,從小對音樂有興趣,曾學過雙簧管、二胡、琵琶等多種樂器,彰化高中音樂班畢業後考上北藝大音樂系,成為錢南章的學生,去年考進台師大音樂研究所,接受趙菁文的指導。
李俊緯雖接受西方古典音樂訓練,卻相當熱衷民俗音樂,除了學習國樂,求學期間更前往泰國、義大利等地研習傳統藝術,他說:「傳統音樂帶給人許多啟發,聽久了會發現,很多現代音樂的技巧並非原創,許多非洲部落早在幾百年前就在用了。」
這次比賽挑戰作曲家對視覺和聽覺的聯想,不過李俊緯獨具巧思,如一張桂林山水的畫面,李俊緯看到了漁夫身旁的鸕鶿,於是決定用音樂描繪鳥兒捕魚的瞬間動態。
題目中也選了多幅歐美名家的畫作,為了表現克林姆的肖像畫《Adele Bloch-Bauer》的黃金色澤及優雅線條,李俊緯使用低音號獨奏來營造氣氛。
最神奇的還是最後一幅香港夜景,為何選擇以靜取勝?李俊緯說:「因為前一張畫是描繪佤族的節慶『摸泥黑』,非常歡樂,因此接下來就不適合再用熱鬧或壯闊的音樂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