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

苦練克服眼疾 李凱琳帕運摘銀

台灣之光
【摘要8.31.2012中央社】李凱琳就算眼前只有模糊黑影,她不曾懼怕,靠著苦練,她征服了宿命,脖子上掛著亮澄澄的獎牌,是不用言語的證明。
GREEN BEATS: Scojo´s Jam live im Anyway Osnabrück!

2012帕拉林匹克運動會柔道女子48公斤量級,中華女將李凱琳今天連闖2關,最後在決賽不敵德國選手布拉席格(Carmen Brussig)、獲得銀牌。對一個雙眼裸視視力只有0.03的女生而言,這面獎牌是用數不清的汗水和淚水,堆砌而成的榮耀。
李凱琳患有家族遺傳的先天性視神經萎縮疾病,家族包括奶奶、爸爸、叔叔及姑姑,都有相同疾病,甚至連哥哥、堂妹也沒能躲過基因詛咒,就算如此,她仍在自己模糊的世界裡,找出明亮的一片天。由於家族患有遺傳性眼疾,李凱琳的祖父很有遠見,一方面自己苦練柔道保護家人,也鼓勵下一代積極投入這項運動。
李家除了李凱琳外,她的叔叔李青忠,也曾是1996年亞特蘭大帕運男子柔道金牌得主。李凱琳在父親李青政的啟蒙下,從國小2年級開始投入柔道訓練,她表示,會接觸這項運動,除了耳濡目染之外,「另一方面,我也非常很喜歡這項運動。」
柔道是一種對打的運動,講求的是瞬間判斷對手意圖,進而扳倒對手,李凱琳是弱視,眼前只有模糊黑影,她只能靠著感覺攻擊對手,這需要經年累月苦練和摸索,除了汗水當然也少不了淚水。
談起訓練柔道的點點滴滴,李凱琳坦言,她也曾想過放棄,但不是因為訓練太辛苦,而是動作一直做不好,始終無法達到對自己的要求,所幸在家人和教練鼓勵下,她緊咬牙關,一次又一次撐了下去。
李凱琳在高中時期,指導教練從沒因為她的與眾不同,對她有「特別照顧」,反而讓她和其他同學一起接受相同訓練。或許是訓練強度高過其他視障選手,李凱琳曾在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與一般選手同台較勁,最後摘下女子組44公斤級冠軍;她更在2010年於土耳其的世界視障柔道錦標賽勇奪金牌,為她生涯寫下了不平凡的一頁。
今年帕運,李凱琳一路過關斬將,最後用銀牌劃下句點,就算她的眼前依舊只有模糊光影,卻讓她的世界增添了更多豐富美麗的色彩。

2012年8月29日 星期三

看看英國教育 想想台灣人才問題

教育啟迪
【謝國榮 中國時報2012.08.29摘要】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與閉幕式,給世人營造出一個巨大的驚喜,創新與創意貫穿「激勵一個世代」的主軸,一如剛落幕的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慶的饗宴,讓全球驚艷不已;這當然與她的教育體系優質的人才有密切的關係。
Chaccone from Violin Partita BWV1004

筆者曾參訪英國的國中與高中,理解到,英國教改關鍵主要在國中及高中學校(十一至十八歲)教育體系的改革,政府鼓勵並支持每一所國中及高中各自發展自己學校的專長與特色,稱「專業學校」(Specialist School),學校注重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養,取代傳統的綜合國中與高中,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與專長,選擇各具特色的學校就讀。
學校從11歲學生起開始傳授相關基礎課程,14歲開始傳授技職理論,從實務到實作,課程循序漸進,無論是師資、專業教室及設備、產學合作等,建構非常完善的教育體系。
其他英國學校各自發展的主要專長,包含:音樂、舞蹈、體育、藝術等,每一個國中與高中學校都在共同課程為主的基礎上,各自發展至少一項以上主要的專長領域
有一位英國十五歲的學生告訴我,他從五歲、國小一年級就開始在學校學電腦的課程,十一歲開始在學校必修第一外語法文,十二歲起必修第二外語德文,十三歲起還可以選修第三外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
我看到一位十六歲的英國女學生在電腦教室撰寫一篇企業研究報告,題目是英國電信公司BT員工的工作角色,她從網路、期刊收集資料並實地訪問公司,而撰寫研究報告。我從她的報告中,看到她的分析與獨到見解,甚至比許多台灣大學生所做的研究報告要嚴謹、更具分析的能力。
我在一間十五歲的學生上電子學課程的教室旁聽,老師告訴我,上課時,她沒有任何一本教科書,學生也無任何課本,而是老師自己收集了很多本有關電子學的理論書籍,然後自己編上課進度與內容,有文字圖片與圖表,放入學校的老師教學網站裡;在這個教學網站裡,設有相關電子學與電子發展的其他連結網站,及老師與學生互動式的問與答,學生可以每天二十四小時隨時上網預習或複習課程裡的相關知識
我遇見兩位企業高階主管到國中學校給十四至十六歲學生上課及指導,每週二至三個小時,完全是義工不支薪,他們告訴我林頓學院與鄰近共四十家企業有產學合作的關係,學生經常到企業及工廠去參觀並實習;學生在畢業前要自己設計、製造相關產品(電子、機械、塑膠、木料、食品等),並且定價;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將設計圖或樣品送至企業,企業給予各方面的指導與協助,最後學生需要將自己的產品行銷至市場。
看到英國青少年從十一歲起在學校學習基本產品設計,十二歲學習產品實作,十三歲學習電腦輔助設計圖,十四歲起學技職基礎課程。依據英國教育部最新的資料顯示,十五到十八歲的學生有77%學習技職課程,英國各產業的創新與研發能力,從此可以看出端倪。
在台灣只有大學才看得到產學合作及育成中心,在技職校院才有技職課程,而在英國的國中學校就已奠定了這些培育人才的基礎。
英國的學生們在校園裡,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快樂與自信的笑容,除了英國教育重視啟發與獨立思考之外,他們每天早上八點半上學,下午三點放學,沒有補習班及沒有以考試領導教學的教育方式,我想是英國學生快樂學習的主要原因。
英國學校培養的是未來各產業人才所需要的基礎專業知識與技能,真正做到五育並重的教育內涵;而台灣的國高中學校好像一個公立補習班,學生早上七點上學,晚上六點放學,很多學生放學後補習到九、十點,從周一補習到周日,幾乎天天在補習與考試,這樣的教育和學習方式,究竟有何益處?
教育部撥五年五百億的經費給頂尖大學計畫,每年卻只撥三億元在技職的教育上;在主流的升學主義之下,技職體系的教育與精神長期遭到扭曲與忽略,政府對此實在應該帶頭反省。  (作者為高苑科大行銷流通系助理教授)

1984年後出生的台灣人 請向畢思理博士說謝謝

台灣史
【摘要8.29.2012自由 沈政男】美國報紙近日報導了曾對台灣B型肝炎防治做出重大貢獻的畢思理博士R. Palmer Beasley辭世的消息。
Bach-Busoni-Rakhlin CHACONNE, part 3

畢思理是哈佛醫學博士,1968年來台,原先專攻德國麻疹研究,後來發現台灣的B型肝炎帶原者非常多,而且肝癌的盛行率也很高,於是聯想到兩者的因果關係。幾年後畢博士開始在台灣從事流行病學調查,最著名的就是他追蹤了將近兩萬三千名公保男性病患,發現B肝帶原者罹患肝癌的風險比常人高上兩百倍,於1981年發表論文在著名的《刺胳針》醫學期刊。
B型肝炎原本被認為經由打針傳染,但畢博士1972年在台灣追蹤嬰兒的血液後發現,母子垂直傳染,也就是孕婦傳染給嬰兒,是台灣B型肝炎的重要傳染途徑,而且是發生在生產階段。
畢博士後來在台灣進行嬰兒接種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與疫苗試驗,當時受到了媒體與學界的質疑與詆毀,但畢博士不改其志,終於促成台灣在1984年開始推行新生兒B肝預防接種,大大降低了年輕一輩罹患B肝與肝癌的風險。
畢博士拯救了無數台灣人,值得台灣人永遠追念。畢博士是台灣女婿,遺孀黃綠玉教授畢業於台大醫學系,目前在美國德州大學公衛學院任教。

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從博士糕餅師反思職業與知識

教育學啟迪
【摘要2012/08/28 聯合報】台灣社會的發展,伴隨著政治的民主化與思想的自由化,不斷展現更多元的價值。會做菜、又教做人的名廚阿基師,在民眾信賴度排行榜上遙遙領先馬總統;菜販陳樹菊從小菜攤上湧現的不平凡慷慨,讓人敬佩。年輕麵包師吳寶春從酵母菌中尋獲成功的密碼,陳偉殷在美國職棒大聯盟投手丘展現的不凡身手,在在說明了社會的多元,「行行出狀元」。
BRAHMS: The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77 - HEIFETZ

依照台灣社會的價值邏輯,一個「會讀書」的女孩子注定要循著教育體系一路升學,乃至出國深造;直到她取得博士的入場券,她才有資格說「夠了」;(朱敬一的女兒)她想戴的是烘焙師的白帽子、想聞的是糕點的芳香。這樁美事雖然喜劇收場,但設想其中有過的掙扎,要抵抗傳統社會職業價值觀念恐怕也是費了很多力氣。
士農工商的階級劃分,在台灣社會早就不適用,但文憑與「讀書出頭天」的觀念,依舊牢不可破;而許多產業需要的技職人力卻無處可覓,這不能不說是台灣教育投資的系統性誤導朱敬一形容,博士女兒去賣蛋糕不符「投資效益」,但他心甘情願支持。
從求學到就業,是個不斷試探與追尋的過程。這不一定是一條直線道路,它可以轉進岔路,也容許迂迴曲折。而一個職業的價值,也不該僅以勞心、勞力或收入多寡來衡量,而必須考慮性向和志趣的貼合。
這一代的父母,通常更能尊重孩子的志趣;如果他們願意放更多的手,也許能看到兒女在意想不到的領域綻放出意想不到的精采。畢竟,網路及光電世代的許多行銷、創造和整合,都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等著靠下一代去摸索和發展,這已不是上一代父母所能過問的事。
一個博士班女生能回頭去做自己喜愛的烘焙,是令人愉悅及鼓舞的故事。台灣社會點點滴滴的價值改變,讓個人的理想與志趣有更多實現的機會。
一個更理想的社會是:一個麵包師能因志趣與樂於求知,而修習得博士學位或成為領域中的達人;一個計程車司機也能熱愛文學或藝術,一個水電匠也會寫詩或參加樂隊,一個大學教授也會修車和做木工。在那樣沒有刻板職業貴賤的社會,我們就不會覺得放棄博士學位去做糕點是「大才小用」了。
李鈞震:
1.        「求學」不止為了職業或工作,它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學生可以「身心健全、終生多元學習」,以培養細膩的邏輯思考能力與創新能力,來面對日益變化的世界。
2.        大學學「財經」,畢業後就去找「財經」相關職業,這種70年前的教育觀念,已經很落伍了;認為「學非所用」或不符「投資效益」更是嚴重不符合專業的「教育學」觀念。基本常識如此差,難怪朱敬一加入馬英九團隊之後,台灣的國際競爭力與經濟的各種數據,都愈來愈差。
3.        所有家長、教育部官員都必須自省,有沒有以身作則?有沒有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並重?脫離這兩個基本標準,都不配為人師長、權貴。
4.        台灣社會問題嚴重、經濟狀況江河日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絕大多數的行政院各部會首長與總統府上下權貴官員:1.沒有「以身作則」2.講話不守信用3.沒有養成終生多元學習的生活習慣,4.缺乏五育均衡並重的品德。全都違反最基本的教育學原則。
5.        人類多讀書,多學一技之長,一定會變得比較理性,思考比較細膩周全,創新能力比較強比較不會情緒失控,一定可以降低犯罪率。就經濟學「機會成本」而言,台灣現在人人可以讀大學,對個人與社會未來40年的發展,有正面的價值。
6.        任何人只要不是在家裡擺爛,多學習一樣專業技能,人生的美麗窗戶就多開一扇。

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

百齡罈台灣冠軍盃/謝繼賢奪職業首冠

【摘要8.27.2012自由】21歲新秀謝繼賢,昨天如願在2012年百齡罈台灣冠軍盃,贏得職業生涯第1場勝利,他以4回合總計272桿,在這場台巡賽和亞洲發展巡迴賽(ADT)共同認可的賽事封王,不僅獲得60萬元獎金,也為職業之路打開大門。

野獸、少俠合擊 台灣大啖人蔘【摘要8.27.2012自由】第34威廉瓊斯盃最終台韓大戰,前三節一路落後的台灣隊,決勝節靠著田壘3記三分球強勢反撲,包括關鍵的幸運三分彈,終場以7772逆轉擊敗南韓隊,拿下第四名,順利達成賽前設定的目標。
南韓隊開賽後外線彈無虛發,連飆2記三分球,單節5顆三分破網,讓台灣隊陷入苦戰。在滿場球迷助威下,台灣隊一路緊追,第4節剩228秒田壘三分中的,追成67平,隨後雙方互有領先。在72平手時,田壘再度挺身而出,終場前22秒三分弧頂出手,結果球先打中籃框,再反彈籃板,最後才在全場驚呼聲中滾入網內,形成勝負關鍵。
菲律賓隊總教練瑞耶斯賽後激動地強調全隊破釜沉舟的決心,「我們知道這是瓊斯盃,但這場面對美國隊的比賽,我們當成奧運金牌戰來打。」控球後衛特諾里歐再度扮演致勝功臣,第4節獨拿11分,助菲律賓以7675逆轉擊敗美國,以71敗戰績登上第34屆瓊斯盃男籃賽王座。

2012年8月26日 星期日

理化課 英國台灣不一樣

教育啟迪
【摘要8.26.2012自由 陳志今】到底什麼是國外教育所擁有,而台灣卻十分缺乏的呢?筆者就以在英國的親身體驗來回答這個問題。
GREEN LINE (von Timm Pieper)

在台灣的國中科學理化課實驗上,理化老師曾以實驗演示空氣中含氧氣的比例。實驗十分簡單:將蠟燭放在一個缽中,四周放水並點燃蠟燭,然後用一個量筒蓋住蠟燭。當蠟燭熄滅後,因為量筒中的氧氣被用光水位會上升。水位上升的比例,就是空氣中含氧比例。這節課,筆者記得實驗的過程花不到十分鐘
當我來到英國中學時,這個氧氣含量的問題又再一次的被演示,英國老師先做了這個蠟燭實驗,但是實際測量的結果,氧氣比例卻只有大約10。原因在於蠟燭燃燒會釋放其他氣體,像二氧化碳等等。
接著他開始解釋任何實驗都有其優缺點,而測量氧氣的實驗並不只一種。因此接下來又設計另外兩個實驗,來測量空氣含氧量,並且比較哪種實驗較好。這樣下來,一個簡單的「氧氣占總空氣的20%」的科學常識,足足花了整整兩堂課
又有一次是關於物體密度的實驗,我印象中在台灣課堂上的「解釋」不超過五分鐘。但在英國,為了解釋密度的定義,一個公式,足足一堂課
英國的理科考試和台灣相比是簡單得多。一個科學常識都要花數堂課,當然沒時間教太多更高深的內容。那為什麼我們在大學以後的科學成就卻無法與英國分庭抗禮呢?
台灣的教育中有許多課程花費在學習知識本身,卻不過問知識是從何而來,又如何加以應用。學生為了考試和升學,填鴨式的咀嚼課本,也失去了應該在教育中學到的創造力。更糟糕的是,這樣的體制,使得許多無法記憶這些龐大資訊的學生,喪失自我信心
李鈞震:
1.     台灣過去幾十年的教育方式,就是「填鴨」,所以現在的年輕老師以過去自己的學習經驗來教學,當然只會填鴨式教育的方式-死背。
2.     現在的政府官員與公務員都是在「填鴨」的環境中長大,當然對於學術只會死背而不會應用,所以產生不了獨立思考能力,也就失去創造力只會喊口號不會改善行政效率與制訂好的政策。
3.     死背的東西,10年左右如果不複習都會忘記;所以現在40歲以上靠死背考上公務員的文官或政務官,絕大多數都是腦袋空空,只剩下生物本能在生活,因此「行政效率與清廉度」就不可能超越新加坡。因為新加坡的教科書與學制是英國式的。
4.     台灣的教育必須全面改善,一、教科書必須採用「建構式教學」,強調探詢知識的發生之因;二、老師必須帶領學生,理解科學家或專家們的「思考過程」;三、學習過程中強調社會正義,對抗獨裁者,才會產生正義感與挑戰威權的學習意志力。只有透過以上三個基本原則,人類才可能產生獨立思考能力與創造力
5.     不敢對抗獨裁者或威權的人,絕對不可能會產生獨立思考能力與創造力。這就是台灣絕大多數的大學教授雖然智商高,卻寫不出傑出的學術論文的主因。這也是台灣許多的政客學歷漂亮,卻虛有其表、不務實、無創新能力、只會喊口號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