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
MOZART
Sonata KV 570 BAREMBOI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DeEHMbmFmo
【摘要2022.1.22.六.YAHOO⊙楊逸帆、蘇仰志】教育,是個體與群體的向上向善成長發展的過程與孕育體系。凡涉及向上向善成長發展的事務領域,皆須教育參與。因此,教育不但是社會之根,也最有條件成為編織社會之網。
過去的台灣與今日多數國家,教育(education)多被窄化為「schooling(上學,或譯為學校教育)」。由於學校作為社會前置,且往往與之隔閡的存在,窄化為schooling/上學的教育「最理想的狀況下」只能做社會之根——「實際上」,學校往往是社會的主要「溫床」或「原罪」之一。
作為社會之根的學校,也在大眾教育誕生之始,被植入「專分」的基因,使「融貫」至今困難。因此,絕多數國家皆未能實現教育「織網」的潛能。
所幸,台灣自由、民主、多元的土壤,讓雜學校有機會長出很「ㄎㄧㄤ」的樣子——具體而言,多數人看雜學校打著「教育」的旗號,卻說不出雜學校到底跟「教育」有什麼關係。其實,不是雜學校跟教育沒有直接關係,而是多數人對教育的認識仍侷限於學校裡。
雜學校的「雜」,來自切斷「education/教育」與「schooling/上學」間被強加的「等號」、拆除知識技能專分的壁壘,以民間力量努力實現教育「織網」的潛能。
世界變遷日益加速,人類危機也日益複雜,作為「根」的教育,不但要使人有能力在洪流中應變甚至「創變」,作為「網」的教育,更需串連融貫各界的成長發展,才能回應專業分科無法處理的危機。這再次證明教育的戰略高位。也因其戰略高位,縱使雜學校已努力「織網」多年,仍須全民與國家協力,讓教育之網織得更柔韌、穩健、豐富多采。
「根」與「網」,恰恰反映生態系「孕育」且「連結」的屬性。因此,成熟的教育,必然發展為教育生態系。要為台灣構築教育生態系,雜學校認為:必須打破「schooling/上學」對教育的窄化,以人的價值尊嚴與社會互為主體為前提,進行見樹又見林的系統性思考。以下是幾個基於台灣脈絡的可能切入點:
台灣是否可能善用教育政策法制的靈活彈性(如:實驗教育),針對他國教育創新與變革者更加積極作為,回應其挑戰與困境,進而發揮國際影響力/提升國際對台依存度?
例如,若矽谷能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震央,維京群島成為全球離岸公司天堂,瑞士成為全球資安隱私重地,台灣可以成為什麼?而台灣的教育與其相關法規,又能扮演什麼角色?
從曾經的「泰緬孤軍」,既有的原住民、新移民,以及潛在的香港、新疆、西藏乃至各國難民議題,台灣如何化多民族文化挑戰為資產,而非擱置浪費使其成為負擔?
隨著香港全面落入中共控制,大幅失去自由與獨立性,台灣是否可能、如何可能補位香港空出的大中華、亞洲與世界樞紐位置?
隨著孔子學院因中國因素逐漸在世界顯露失勢跡象,台灣是否可能、如何可能用新的方式取代孔子學院的文化輸出與外交角色?
回應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Metaverse(元宇宙,或譯為潛宇宙)等新科技代表的去中心化與虛實整合浪潮衝擊,數位民主(如:open
source/data運動、太陽花、g0v社群、唐鳳效應等)與半導體經驗能讓台灣如何找到新國際定位、發展建設與產業?
隨著遠距工具普及,Web
3.0、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分布式自治組織)興起,我們是否能重新想像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乃至組織與社會的治理?
台灣應如何面對科技「無法可管」的飛躍性成長?隨之指數級擴大的科技與數位落差?台灣基於自身文化脈絡與關鍵卻非歐美軸心的位置,應如何參與因科技而生,卻「未定義」的世界新秩序及其倫理?
面對非洲、中東、東亞區域危機突顯的西發利亞體系瓶頸,台灣作為「非典型國家」,是否可能成為「後西發利亞體系」的先行典範?
面對全球民主制度的內外危機,台灣作為「亞洲民主燈塔」,能否結合亞洲、太洋洲文化基因,引領非西方本位、兼容多元文化脈絡的全球民主轉型?
面對經濟、社會、環境永續之人類危機,以及西方世界引領解方(如各種氣候協議、SDGs)的捉襟見肘,台灣基於亞洲、大洋洲文化基因,對非洲南美的耕耘,與歐美民主國家的友善,形成非西方中心主義的願景提出、論述引領、實踐先行者?
回應上述課題,同時作為「根」與「網」的廣義教育(包含學術、文化、社會創新、藝術、媒體、科技新創等,涉及人與社會的向上向善成長發展者)能在其中如何扮演何種角色?
是否可能以台灣社會變革與教育密不可分的基因,以及回應上述課題所形成的教育生態系,作為台灣國際品牌主體願景?若芬蘭以「國家教育」為品牌主體,台灣是否可能以「社會/實驗教育」「學習型社會」甚至「Taiwan
as Campus/Sandbox(台灣作為校園/沙盒)」為品牌主體?
PS:台灣都應該人人1.學有一技之長、學有專精。2.博學多聞、多才多藝。2.養成終生多元學習的生活習慣。其他的社會發展,就按照自由市場的機制,自由生長與競爭。